法律中規(guī)定的能夠導致合同無效的情形包括了五種,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等等。合同無效的就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損失賠償,那么在這個賠償中要注意什么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以后,當事人為什么要承擔賠償責任?承擔賠償責任的根據(jù)是什么?對此,大多數(shù)人的觀點認為當事人所負的賠償責任,是基于締約上的過失請求權而產(chǎn)生的,即締約過錯責任。但過錯承擔該種賠償責任有無因果關系的約束,其范圍有多大在司法中產(chǎn)生了許多誤區(qū)。
1、正確界定損失與締約過錯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無因果關系不應判定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
因果關系是使人對某種損害結果或不法事態(tài)負民事責任的條件。自古以來法律演進所形成的一個普遍觀念是:除非法律另有特別規(guī)定,一個人對不是他造成的損害不承擔法律上的責任。民法的因果關系理論本質上乃是客觀地、公正地確定責任歸屬的問題,以避免濫施懲戒和轉移責任。運用因果關系理論,當事人一方超出合同約定履行的部分所造成的損失與無效經(jīng)濟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如果不具有因果關系,不能由締約過錯方承擔民事責任。在審判實踐中,無效經(jīng)濟合同糾紛大多是因一方未能按照無效經(jīng)濟合同中的某些條款履行而引起的。這就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合同一方當事人未按合同約定的某些條款去履行,結果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害,或因自己履約行為而給自身造成的損失,是否也屬于“因無效經(jīng)濟合同而造成的損失”,換句話說,締約過錯方是否要承擔此損失?毋庸諱言,因無效經(jīng)濟合同的履行而發(fā)生的財產(chǎn)損失后果,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哪些財產(chǎn)損失應當按照締約過錯原則由過錯方來承擔,哪些又應當按照當事人各自在履行中的過錯來直接確定民事責任承擔,必須分析無效經(jīng)濟合同的訂立和履行與財產(chǎn)損失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2、正確界定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jīng)濟合同法》第16條規(guī)定:經(jīng)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但是,原《經(jīng)濟合同法》對有過錯的一方對無過錯的承擔損害賠償?shù)姆秶瑳]有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相應的行政法律、規(guī)章以及司法解釋,也沒有界定,由此導致司法實踐中做法不一。在單方過錯致經(jīng)濟合同無效的情況下,確定有過錯方對無過錯方損害賠償?shù)姆秶瑧斆鞔_無過錯方損害賠償?shù)睦娴男再|。合同損害賠償?shù)睦娣譃槁男欣婧托刨嚴妗B男欣妫址Q積極的契約利益,即因契約履行所得利益。信賴利益,又稱消極的契約利益,即因信賴契約有效所受的損害。由于一方當事人的過錯致合同無效而蒙受重大不利的無過錯方,其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內(nèi)容應當是,而且只能是信賴利益。如德國學者耶林指出:“當事人因自己過失致使契約不成立者,對信其契約為有效成立的相對人,應賠償基于此項信賴而生的損害”。我國臺灣地區(qū)立法也認為契約無效,相對人所得請求賠償?shù)姆秶白砸砸蛐刨嚻跫s有效所受之損害為限”。
閱讀完上文后,相信大家已經(jīng)清楚合同無效進行賠償?shù)臅r候,當事人需要注意什么了吧。這也從另一方面提醒大家,在訂立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法定的合同無效的情形,否則的話就有可能對自身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合同無效后返還財產(chǎn)嗎
合同無效后的賠償損失范圍
合同無效有哪些處理方式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舸律師,西南政法大學法律本科學歷,法學學士,民建會員,2015年、2018年九龍坡區(qū)優(yōu)秀律師,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辦案技巧,對案件有敏銳的判斷和掌控能力,能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和訴訟進程的變化為委托人準確提供應對策略。擅長代理各類民商事訴訟、刑事訴訟及非訴訟案件,擔任多家單位及個人的常年法律顧問。秉承專業(yè)的法律知識智慧和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持法律之劍,維天平之衡,為當事人合法權益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婚內(nèi)協(xié)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擔任安全監(jiān)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房地產(chǎn)開發(fā)流程是什么
2021-02-12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企業(yè)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yè)怎么辦
2020-12-13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0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養(yǎng)老金補發(fā)
2021-01-07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經(jīng)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