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合同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承諾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諾一經作出,并送達要約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不得加以拒絕。那么,承諾生效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本文就為大家介紹承諾生效的有關知識,僅供參考。
任何有效的承諾,都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
要約和承諾是一種相對人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被要約人作出。被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約的內容并對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認為是承諾。被要約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其承諾都具有同等效力。
2、承諾必須是在有效時間內作出。
要約在其存續期間內才有效力,一旦受約人承諾便可成立合同,因此承諾必須在此期間內作出。如果要約未規定存續期間,在對話人之間,承諾應立即作出;在非對話人之間,承諾應在合理的期間作出(《合同法》第23條)。凡在要約的存續期間屆滿后承諾的,是遲到的承諾,不發生承諾的效力,應視為新要約(《合同法》第28條)。但是,受約人在要約的存續期間內作出承諾,依通常情形在相當期間內可到達要約人,但因電報故障、信函誤投等傳達故障致使承諾遲到的,為特殊的遲到。在這種特殊遲到的情況下,承諾人原可期待合同因適時承諾而成立,依誠實信用原則,要約人應有通知義務,即及時地向承諾人發出承諾遲到的通知。怠于為此通知的,承諾視為未遲到,合同因而成立(《合同法》第29條)。該承諾遲到的時間,屬于一種事實通知,以要約人將遲到的事實通知承諾人即足夠,并且依發送而生效力,不到達的風險由承諾人負擔。如甲向乙要約,乙的承諾發生特殊的遲到。甲不依法向乙為此承諾遲到的通知,合同成立;甲向乙發送承諾遲到的通知,但因傳達故障乙并未收到,合同不成立。所謂及時發出,指依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在情事所允許的范圍內,不遲延而為發送。在承諾使用快遞的傳達工具時,承諾遲到的通知原則上亦須使用相當地正確方法。承諾遲到的通知義務,不是法律上真正的義務,而是飛真正義務,違反它不產生損害賠償責任。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合同法》第26條第1款)。這里所說的行為,通常是指履行行為,如預付價款、裝運貨物或者在工地上開工等。
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
即承諾必須是無條件地接受要約的所有條件。據此,凡是第三者對要約人所作的“承諾”;凡是超過規定時間的承諾,(有的也叫“遲到的承諾”);凡是內容與要約不相一致的承諾,都不是有效的承諾,而是一項新的要約或反要約,必須經原要約人承諾后才能成立合同,關于承諾有效要件,大陸法系各國要求較嚴,非具備以上三要件者則不能有效。而英美國的法律對此采取了比較靈活的態度。例如,美國《統一商法典》規定,商人之間的要約,除要約中已明確規定承諾時不得附加任何條件或所附加的條款對要約作了重大修改外,被要約人在承諾中附加某些條款,承諾仍可有效。
承諾可以書面方式進行,也可以口頭方式進行。通常,它須與要約方式相應,即要約以什么方式進行,其承諾也應以什么方式進行。對于口頭要約的承諾,除要約有期限外,沉默不能作為承諾的方式,承諾的效力表現為要約人收到受要約人的承諾時,合同即為成立??陬^承諾,要約人了解時即發生效力。非口頭承諾生效的時間應以承諾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為準。一般認為,承諾和要約一樣準許在送到對方之前或同時撤回。但遲到的撤回承諾的通知,不發生撤回承諾的效力。
承諾的生效
《合同法》規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采用數據電文形勢訂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知道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到達:
1、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2、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
承諾的遲延
承諾遲延又稱為遲到的承諾,是指受要約人未在承諾期限內發出的承諾。
承諾出現遲延有兩種情況,一是超過要約規定的承諾期限作出,因而出現了遲延,二是在要約規定的承諾期限內作出,但由于郵政等其他原因,沒有及時到達要約人。在第一種情況下,由于承諾本應在承諾期限內作出,超過有效的承諾期限,要約已經失效,對于失效的要約發出承諾,不能發生承諾的效力,應視為新要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對于第二種情況,受要約人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發出承諾通知,依通常情形可于有效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而遲到的。對這樣的承諾,如果要約人不愿意接受,即負有對承諾人發遲到通知的義務。要約人及時發出遲到通知后,該遲到的承諾不生效力、合同不成立。如果要約人怠于發遲到通知,則該遲到的承諾視為未遲到的承諾,具有承諾的效力,合同成立。
承諾的撤回
承諾的撤回是阻止承諾發生法律效力的一種意思表示。由于承諾通知一經收到,合同即告成立。因此,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邀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同時到達要約人。
希望以上有關于承諾的法律知識對您了解或解決承諾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承諾方面的疑問沒有在本文中得到解答,歡迎免費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沒成功怎么辦
2020-11-18新婚姻法財產公證程序
2021-03-23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