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1、存在雙方或多方訂約當事人。所謂訂約當事人是指實際訂約合同的人,在合同成立以后,這些主體將成為合同的主體。訂約當事人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組織。
2、訂約當事人對主要條款達成合意是合同成立的根本標志。什么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對此現行立法的規定是比較寬泛的,我國《合同法》第12條對合同的條款作了規定;因為所謂主要條款是指根據特定合同性質所應具備的條款,如果缺少這些條款合同是不能成立的。為了認清合同的主要條款,需要根據特定合同的性質而具體認定哪些條款屬于合同的主要條款,而不能將《合同法》第11條所規定的合條款都作為每個合同所必須的主要條款,否則將會導致大量的合同不能成立。
3、合同的成立應經過要約、承諾階段,同時也意味著當事人具有明確的訂閱合同的目的。因為要約和承諾是就訂立合同問題提出建議和接受建議,沒有明確的訂約目的就不可能形成要約和承諾。
此外,對于實踐性合同來說還應把實際交付物作為成立要件。特殊情況例外。
二、合同成立后合同是否有效
一般合同成立即生效,但有些合同成立可能沒生效,在此時就需要達到生效要件時合同才能生效。另合同沒有無效或可撤銷的情形。
具體參見以下《合同法》條文: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關于合同的成立,很多時候都是以最后一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為標志。不過,由于存在各種各樣的合同,而對于合同的成立,當事人之間可能也會有一些其他的約定。因此,要是在合同成立這一塊,當事人作出了特殊約定的話,那么此時就以約定實現為合同成立的標志。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倉單質押所有權的實現方式有哪些
2020-12-23行政拘留多久不再追溯
2020-12-25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土地管理法
2020-12-25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拆遷獎勵是如何規定的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