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合作社無償租地合同無效的因素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訂立的原則
1、平等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的規定,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充分 協商達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訂立合同的原則。
2、自愿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的規定,民事活動除法律強制性的規定外,由當事人 自愿約定。包括:第一,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第二,與誰訂合同自愿;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變更有關 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可以自由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3、公平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具體包 括:第一,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5、善良風俗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規定, “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指的就是善良風俗原則。包括以下內涵:第一,合同的內容要符合法律、行政 法規規定的精神和原則。第二,合同的內容要符合社會上被普遍認可的道德行為準則。
各地成立農民合作社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全體村民的經濟收入,像是這種情況也可以判定為屬于村集體用地,所以,凡是成立農村合作社的基本上都是可以無償使用村集體的土地的。在政府部門的組織下,不可能去簽訂一份和國家法律制度相違背的無償用地合同。
購房人解除合同退房仍能要回定金
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合同協議變更和終止的相關知識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辨別連鎖加盟項目的真假騙局
2021-01-18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房屋拆遷以航拍圖為準合法嗎,國家有規定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