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專業中有各種各樣的名詞,大家對于這些名詞的含義進行詳細的了解,有助于大家在法律實踐中更好地處理相關事項。很多人都不清楚法律行為、事實行為以及意思表示的確切含義,這里涉及到比較專業的法律概念,本文小編就針對“意思表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這一問題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解答。
意思表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
法律行為指能發生法律上效力的人們的意志行為,即根據當事人的個人意愿形成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它是在社會生活中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最經常的事實。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是上述兩者的本質區別所在。
(1)前者法律直接規定其行為后果,后者根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引起法律后果;
(2)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發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統屬于行為范疇。最根本的區別在于行為是否包含意思表示,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的,是民事行為,否則,就是事實行為。
區別: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民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實構成;
4、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條件。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其實在法律專業上經常進行比較的是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這兩個名詞,區分它們的核心關鍵就是是否存在意思表示。在事實行為中不一定存在意思表示,而在事實行為中,意思表示則是必備要素。
造成意思表示不真實原因的主要形式
意思表示錯誤類型
意思表示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擔保合同應包含哪些內容,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0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