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買賣合同可以解除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具體規定是什么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雙方簽訂合同也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雙方的權益,那么簽訂了合同后也是需要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去履行,在簽訂了合同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后或者是構成了相應的條件后也是可以解除原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因為原合同所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也是會消失的。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后損害賠償應該怎么算?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有限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字體二次創作算侵權嗎
2021-01-28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