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詐法律責任有哪些?
合同欺詐行為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犯罪刑事責任。
(一)、侵權民事責任
侵權行為,一般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具備侵權民事責任的主客觀要件。
從客觀要件看:
1、有侵權損害事實。欺詐行為造成被欺詐人人身和財產的不利益,即不良后果和不良狀態。從錢財方面看,欺詐行為致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由于決策失誤而無法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本質是損害了受害人動態財產的保值性和增值性;從精神損失來看,欺詐行為致使被欺詐人自由意思表達受到干擾,其結果是使被欺詐人人格受到貶低。
2、欺詐行為具有違法性。即欺詐行為人作了法律不允許作的行為-破壞、干擾他人意思自由。
3、欺詐行為是損害事實的原因。因為欺詐行為,才使受害人錢財方面不利益,精神上遭受損害。
從主觀要件看:
合同欺詐行為是故意而為,既表明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同時表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合同欺詐行為的侵權民事責任,主要方式有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害:
第一,對于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于受害人為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
第二,對由于欺詐行為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三,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
(二)、違法行政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的干擾使相對人的意思按照欺詐行為人設計的模式運行,相對人表達的意思實際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地位平等,破壞了等價交換的原則,破壞了交易的自愿性,破壞了社會信用。合同欺詐行為使參加交易的人沒有安全感,使市場運行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欺詐行為的行政法律責任,一是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懲罰強制教化;二是對嚴重違法的要吊銷營業執照,實行市場禁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三)、犯罪刑事責任
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屬于民法和合同法調整范圍,其承擔的是一種民事責任。但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如果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及應受刑罰處罰性這三種性質時,行為人承擔的就不只是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欺詐這種行為已經傷害到了對方的權益,而且也會根據傷害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法律的責任,但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來進行處理,都必須要有合法的證明材料,這樣才能構成犯罪的實事,從而讓違法者付出相應的代價。
?? ???????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簽空白合同算合同欺詐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