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不能變更欺詐合同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是無法律效力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二、有欺詐行為的合同怎樣處理?
欺詐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3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為無效的民事行為?!?/p>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p>
新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也重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p>
在欺詐合同中,欺詐人對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向對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其訂立合同的目的。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同時可能還積極履行所簽合同的部分條款,即通過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從被欺詐方獲得不法利益。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在房屋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常見的欺詐類型有哪些?
欺詐合同的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