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對重要事項約定不清時,怎么處理
合同中約定不明的條款,可以重新約定,或者從法定。原則上應按《合同法》第62條規定的方式履行:
1、質量要求標準不明確的合同條款,可按合同訂立時實際履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執行,如果該類產品沒有制定國標、行標,可按照通常習慣的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的特定標準履行。
2、價款和酬金條款不明確的,可按合同實際履行地、或簽訂合同時的市場價履行,如果該項產品是執行國家指導價的,按規定執行。
3、合同履行地點不明確的,一般可以在給付地點履行,如果是不動產的,應在該不動產所在地履行,也可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權人可以隨時請求履行。
5、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雙方訂立的合同,采用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合同履行費用。
二、對于合同條款約定不明確的時候,如何去履行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之規定,約定不明合同的履行原則如下:
1、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
所謂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是指當事人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通過協商的辦法訂立補充協議,使合同具體化和明確化,并與原合同共同構成一份完整的合同,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源于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1條所規定的“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
2、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原則
約定不明合同在履行中形成紛爭時,首先應當適用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其次,當不能達成補充協議時,應按我國《合同法》第61條后段“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的原則進行。
按照合同有關條款確定原則,是指在合同當事人就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不能達成補充協議時,結合合同的其他方面的內容加以確定,使合同具體化和明確化。因為合同是一個整體,當事人就某一具體條款明確規定,但在其他條款中涉及這一問題時,就可以按照該條款加以確定。
3、法定補充原則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在適用當事人協商補充原則、按照合同有關條款確定原則、按照交易習慣確定原則仍不能確定時,就應當適用法定補充原則。
所謂法定補充原則,又稱合同的補缺規則,是指法律規定的,適用主要條款欠缺或合同條款約定不明確,但并不影響其效力的合同,以彌補當事人所欠缺或未明確表示的意思,使合同內容合理、確定,便于履行的法律條款。
一份明確的合同,對當事人權利的保障也是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訂立合同的時候,大部分當事人并沒有做出仔細的審查,同時鑒于自身也非專業出身,多少會導致合同存在一些問題,此時雙方經過協商可以訂立補充協議,就遺漏的條款內容格外做出約定。
簽訂的合同生效時間能約定嗎?
合同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延遲交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騙1000元可以立案嗎
2020-11-30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