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到期前一個月需要通知嗎?
需要的;
用人單位在合同到期以后,不續簽的,超過一個月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從法律上來講,合同到期需提前一個月離職的,不過其實我國勞動合同法雖然規定了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但實際情況還是以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而定。
二、經濟補償金的繳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最高只能為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那么依據稅務局的相關規定,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無須繳納稅費。
這其實是理解錯誤,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只要在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以內,計算是2.9倍也不受十二年的限制,也就是說勞動者可以拿超過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這超過的部分就有可能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上,這部分還是要納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到期就代表著雙方所簽訂的合同日期快要到了,而對于勞動者就需要提前的通知勞動者,不管雙方續簽與否都需要合法的進行辦理,如果是用人單位不續簽那么就需要賠償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這樣才能保障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工傷期間勞動合同到期怎么辦
合同到期不續簽繼續上班怎么處理?
合同到期因懷孕被開除有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途中騎車摔倒算工傷嗎
2021-03-10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