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的處理途徑有幾種
1、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1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所謂“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是指病員或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發生的病員死亡、殘廢等不良后果,在認識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認識,以及雙方在認定性質上無分歧,即都認為屬于醫療事故,但在處理上卻各持不同意見。即使如此,當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也首先要通過醫療單位和病員或其家屬自行協商的方式予以確認和解決,而不應跨越這一步驟直接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2、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糾紛,經醫療單位和病員及其家屬通過自行協商,對醫療事故的確認(即定性)和處理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由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之后,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3、訴訟解決。所謂訴訟解決,是指通過人民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訴訟解決可分為民事訴訟解決、刑事訴訟解決和行政訴訟解決三種途徑。
二、不屬于醫療事故情形有哪些?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非法行醫、醫用產品侵權、故意行為等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則不構成醫療事故;或者雖然有過失但尚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后果的也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對于醫療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出于過失,通常表現為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從而給就診人造成了人身損害。也就是說構成醫療事故,要求醫療行為與造成的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否則的話,不能按照醫療事故對待處理。而醫療事故,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具體可以區分為四級。
醫療事故處理步驟是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的原則是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全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偵和經偵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