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的處理途徑有幾種
1、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1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所謂“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是指病員或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發生的病員死亡、殘廢等不良后果,在認識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認識,以及雙方在認定性質上無分歧,即都認為屬于醫療事故,但在處理上卻各持不同意見。即使如此,當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也首先要通過醫療單位和病員或其家屬自行協商的方式予以確認和解決,而不應跨越這一步驟直接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2、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糾紛,經醫療單位和病員及其家屬通過自行協商,對醫療事故的確認(即定性)和處理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由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之后,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3、訴訟解決。所謂訴訟解決,是指通過人民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訴訟解決可分為民事訴訟解決、刑事訴訟解決和行政訴訟解決三種途徑。
二、不屬于醫療事故情形有哪些?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非法行醫、醫用產品侵權、故意行為等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則不構成醫療事故;或者雖然有過失但尚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后果的也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對于醫療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出于過失,通常表現為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從而給就診人造成了人身損害。也就是說構成醫療事故,要求醫療行為與造成的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否則的話,不能按照醫療事故對待處理。而醫療事故,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具體可以區分為四級。
醫療事故處理步驟是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的原則是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全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