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和解后還需要開庭嗎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后,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
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將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刑訴法第5編第2章第277至279條對刑事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進行了專門規定,按照法律規定,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犯罪,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納入公訴案件適用和解程序的范圍。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這一程序。對于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二、刑事和解后還需要開庭嗎
刑事刑事和解后,可以對被告人從輕處罰,但會不會撤案根據案件的情節而定,如果案件比較重要的,和解民也是要開庭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條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三、刑事和解的條件
刑事和解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犯罪嫌疑人(加害人)須認罪。即需要作有罪答辯。這是刑事和解程序的首要條件,也是雙方疏通情感阻滯的渠道,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認罪,則無法進行和解。
2.和解出于雙方自愿。一般而言,被害人自愿必不可少,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也要求加害人的自愿。
3.刑事和解適用的案件條件。有人認為,刑事和解應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進行。也有人認為,刑事和解只能適用輕罪案件如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案件。學者認為,以上觀點均過于保守。刑事和解的范圍可以進一步擴大。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刑事和解”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怎么辦
2021-03-15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