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不可以由法院主持調解
案情簡介:因保險人過錯解除保險合同并要求支付保費利息
周某系被告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在廣東**銀行翠微路支行營業部的保險營銷人員。經周某介紹,2009年3月27日,袁某某在投保單上簽名,同時代被保險人劉某某進行了簽名,向保險公司投保了**鴻富兩全保險(分紅型)。袁某某曾告知周某其準備出國,稱有事可以和董某某聯系。2009年3月30日袁某某出國。后保險公司將保險合同向董某某送達,董某某曾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告知袁某某已收到保險合同。2010年2月8日,袁某某回國看到保險合同后,認為周某存在代填投保單、合同內容與周某介紹的內容不一致的情形,遂向315電子投訴網和保險行業協會投訴周某。2010年3月22日,袁某某填寫了解除保險合同申請書,與保險公司簽署了解除保險合同協議。2010年3月29日,保險公司將保費80萬元退還至袁某某的銀行賬戶。袁某某認為:周某不具有展業證書,也未對保險合同盡到充分說明義務,存在代填投保單、妨礙袁某某行使告知義務等不規范的行為,保險公司在被保險人未簽字認可保險及保險金額的前提下即進行核保,并劃轉袁某某的銀行存款,給袁某某造成了利息損失。故袁某某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賠償袁某某保險費的利息損失60,984元。
法院判決:雙方自愿調解結案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如下協議:
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于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前賠償袁某某二萬元。
案件受理費五十元,由原告袁某某負擔(已交納)。
上述協議符合有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
律師說法: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可知,凡是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均應先主持調解。
結合本案,投保人和保險人依法簽訂人身保險合同之后,因該合同約定的權利與義務發生爭議時,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時,人民法院應當首先根據自愿原則和合法原則對該保險合同糾紛進行調解,調解成功的,制定調解協議,由雙方簽字或蓋章,即可產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的,則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規定及時判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不可以由法院主持調解”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訴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質押擔保合同如何寫
2021-01-04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死刑核準期間能否申訴
2020-12-20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