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務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勞動合同到期后可以重新續約,如果勞動者不想跟單位續約的話應該提前三十天告知用人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
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是極易混淆的兩種合同,兩者都是以人的勞動為給付標的的合同。勞動合同依勞動法第16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而勞務合同通常意義上是指雇傭合同。兩者有一定的區別:
(1)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合同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3)主體的待遇不同。
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保險、福利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
(4)報酬的性質不同。
因勞動合同的履行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不完全和不直接隨市場供求情況變動,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為一種持續、定期的工資支付;因勞務合同而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是商品價格的一次性支付,商品價格是與市場的變化直接聯系的。
(5)用人單位的義務不同。
勞動合同的履行貫穿著國家的干預,為了保護勞動者, 《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商變更。勞務合同的雇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當然雙方可以約定上述內容,也可以不存在上述內容。
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那么在勞動合同中也要寫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要規定勞動合同的具體期限,如果在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時,也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一定的經濟賠償金,具體根據工作年限決定。
勞務分包合同訴訟管轄問題,勞動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
勞動合同補簽和倒簽法律后果區別是什么
工傷期間勞動合同到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病假多久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1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