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時代,醫療已經是非常的發達了,但是醫療方面總會有不定性,如果因為醫生疏忽大意人為的造成了醫療方面的事故醫生肯定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一般都是需要根據案件的情節來進行分配責任。那么醫療糾紛醫生的責任是什么。
發生醫療事故,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除了醫療機構要承擔醫療事故賠償責任外,還應當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
2、對發生醫療事故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3、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①在目前社會體制下,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罰往往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正由于醫療事故行政處罰的存在,也往往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手下留情”。患者不妨多加注意!
②并非發生醫療事故就一定構成醫療事故罪。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醫療事故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醫療事故罪的評價標準是“嚴重不負責任”,而非醫療事故本身。也就是說醫療事故罪只處罰“嚴重不負責任”造成的醫療事故行為;即使發生醫療事故,沒有達到“嚴重不負責任”的程度,則不構成醫療事故罪。目前司法解釋沒有對何種行為屬于“嚴重不負責任”作出規定,患者追究醫療事故罪基本不可能。
根據《侵權責任》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可以明確醫療糾紛中,醫院方承擔責任的訴訟主體不是醫生個人,而應當是醫療機構。因此輪轉醫生遇到醫療糾紛對外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應當由單位承擔。
可以看出如果是醫療當中發生了醫療事故的話賠償方面一般都是需要單位來進行承擔的,而不是醫生來進行承擔。但是醫生肯定是有主要的責任的,因為畢竟事故是因為醫生而起的。對于醫療事故的發生醫生應該要注意,要遵守醫生的守則。
2020醫療事故致死賠償哪些項目和標準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全文
怎么判斷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了營業執照沒有開店有什么后果
2021-01-30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