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時代,醫療已經是非常的發達了,但是醫療方面總會有不定性,如果因為醫生疏忽大意人為的造成了醫療方面的事故醫生肯定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一般都是需要根據案件的情節來進行分配責任。那么醫療糾紛醫生的責任是什么。
發生醫療事故,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除了醫療機構要承擔醫療事故賠償責任外,還應當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
2、對發生醫療事故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3、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①在目前社會體制下,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罰往往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正由于醫療事故行政處罰的存在,也往往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手下留情”。患者不妨多加注意!
②并非發生醫療事故就一定構成醫療事故罪。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醫療事故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醫療事故罪的評價標準是“嚴重不負責任”,而非醫療事故本身。也就是說醫療事故罪只處罰“嚴重不負責任”造成的醫療事故行為;即使發生醫療事故,沒有達到“嚴重不負責任”的程度,則不構成醫療事故罪。目前司法解釋沒有對何種行為屬于“嚴重不負責任”作出規定,患者追究醫療事故罪基本不可能。
根據《侵權責任》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可以明確醫療糾紛中,醫院方承擔責任的訴訟主體不是醫生個人,而應當是醫療機構。因此輪轉醫生遇到醫療糾紛對外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應當由單位承擔。
可以看出如果是醫療當中發生了醫療事故的話賠償方面一般都是需要單位來進行承擔的,而不是醫生來進行承擔。但是醫生肯定是有主要的責任的,因為畢竟事故是因為醫生而起的。對于醫療事故的發生醫生應該要注意,要遵守醫生的守則。
2020醫療事故致死賠償哪些項目和標準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全文
怎么判斷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對被告影響大嗎
2021-02-27抵賬房合同糾紛怎么判
2021-02-18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