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是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審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以書面形式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的訴訟行為。與刑事訴訟不同,當事人上訴是行政訴訟引起第二審程序發(fā)生的唯一動因。當事人行使上訴權,提起上訴,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上訴人必須適格。凡第一審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授權的委托代理人,都有權提起上訴。
2、上訴人所不服的一審判決、裁定,必須是法律明文規(guī)定可以上訴的判決、裁定。能夠提出上訴的判決和裁定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對駁回起訴、不予受理、管轄權異議所作出的裁定。
3、上訴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fā)生法律效力。
4、上訴必須遞交符合法律要求的上訴狀。當事人提出上訴,既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二)上訴的受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包括當事人提交的和第二審人民法院移交的),應當審查;對有欠缺的上訴,應當限期當事人補正。上訴狀內容無欠缺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被上訴人,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出答辯狀。被上訴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5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如果認為上訴符合法定條件,應予受理;如果認為不符合法定條件,應當裁定不予受理。
上訴一經受理,案件即進入第二審程序。在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中,被訴行政機關不得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貸款有過逾期的可以作擔保人嗎
2021-01-29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醫(yī)療糾紛處理技巧
2021-02-26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什么是專利優(yōu)先權
2021-0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協(xié)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業(yè)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xù)
2021-01-16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