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提醒:如果你收到的借條是這樣的,那么趕緊讓其重打借條,以免日后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1、以“收”代“借”例:周先生向劉先生借款1萬元,為劉先生出具條據一張:“收條,今收到劉先生1萬元”。劉先生在向法院起訴后,周先生在答辯時稱,為劉先生所打收條是劉先生欠其1萬元,由于劉先生給其寫的借據丟失,因此為劉先生搭寫收條。類似的還有,“憑條,今收到某某多少元”。
2、偷梁換柱例:王某向張某借10000元。在張某要求王某書寫借條時,他稱到外面找紙和筆,就離開了現場。不久返回后就將借條交給張某,張某看借條數額無誤,便將10000元交給了王某。一切看起來沒什么,可當張某向王某索款時,王某就不認賬了。張某無奈起訴到法院,經法院委托有關部門鑒定筆跡,確認借條不是王某所寫。后經法院查證,王某承認借款屬實,借條是其找別人仿照自己筆跡所寫。
3、打借條時故意寫小名或綽號例:王某父子向朋友張*祥借款20萬元,并打下借條,約定一年后歸還欠款及利息。想不到王某父子在借條署名時玩了個花招,故意將“張*祥”寫成“張宗樣”。張*祥當時也沒有注意。到還款期后,張*祥找到二人催要借款,誰知二人卻以借條名字不是張*祥為由不愿歸還。無奈之下,張*祥將王-氏父子告到法院。盡管法院支持了張*祥的主張,但他也因在接借條時的不注意付出了大代價。
4.利用歧義,玩兒起了文字游戲案例1:李某借周某50000元,向周某出具借條一份。一年后李某歸還5000元,遂要求周某把原借條撕毀,其重新為周某出具借條一份:“李某借周某現金50000元,現還欠款5000元”。這里的“還”字既可以理解為“歸還”,又可以解釋為“尚欠”。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誰主張,誰舉證”,周某不能舉出其他證據證實李某仍欠其45000元,因而其權利不會得到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保全能否凍結房產
2021-01-14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