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提醒:如果你收到的借條是這樣的,那么趕緊讓其重打借條,以免日后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1、以“收”代“借”例:周先生向劉先生借款1萬元,為劉先生出具條據一張:“收條,今收到劉先生1萬元”。劉先生在向法院起訴后,周先生在答辯時稱,為劉先生所打收條是劉先生欠其1萬元,由于劉先生給其寫的借據丟失,因此為劉先生搭寫收條。類似的還有,“憑條,今收到某某多少元”。
2、偷梁換柱例:王某向張某借10000元。在張某要求王某書寫借條時,他稱到外面找紙和筆,就離開了現場。不久返回后就將借條交給張某,張某看借條數額無誤,便將10000元交給了王某。一切看起來沒什么,可當張某向王某索款時,王某就不認賬了。張某無奈起訴到法院,經法院委托有關部門鑒定筆跡,確認借條不是王某所寫。后經法院查證,王某承認借款屬實,借條是其找別人仿照自己筆跡所寫。
3、打借條時故意寫小名或綽號例:王某父子向朋友張*祥借款20萬元,并打下借條,約定一年后歸還欠款及利息。想不到王某父子在借條署名時玩了個花招,故意將“張*祥”寫成“張宗樣”。張*祥當時也沒有注意。到還款期后,張*祥找到二人催要借款,誰知二人卻以借條名字不是張*祥為由不愿歸還。無奈之下,張*祥將王-氏父子告到法院。盡管法院支持了張*祥的主張,但他也因在接借條時的不注意付出了大代價。
4.利用歧義,玩兒起了文字游戲案例1:李某借周某50000元,向周某出具借條一份。一年后李某歸還5000元,遂要求周某把原借條撕毀,其重新為周某出具借條一份:“李某借周某現金50000元,現還欠款5000元”。這里的“還”字既可以理解為“歸還”,又可以解釋為“尚欠”。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誰主張,誰舉證”,周某不能舉出其他證據證實李某仍欠其45000元,因而其權利不會得到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后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19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發包方可以保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嗎
2020-11-10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