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起訴狀范文
原告:李_________,女,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出生,漢族,原籍______省______縣,農民,現住______省______縣_______鄉______村。
被告:李_________,男,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出生,漢族,原籍______省______縣,農民,現住______省______縣_______鄉______村。
被告:李_________,男,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出生,漢族,原籍______省______縣,農民,現住______省______縣_______鄉______村。
訴訟請求:
請求法院保護婦女合法繼承權,判令二被告返還應由原告合法繼承的全部財產,即所有遺產的三分之一。全部遺產清單附后。
事實與理由:
原告父親李________,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病故,死后留有住房四間,各種家具七件,皮襖一件及其他一些衣物和被褥。被告李_______、李_______兄弟二人,拉攏本家族一些人,以“嫁出的女,潑出的水”和“女人不是李家后人,沒有繼承權”為由,剝奪了我的合法繼承權,將原告父親遺留的房屋及其他財產變賣,然后分掉。原告多次索要,二被告不但分文不給,還多次咒罵原告,并毆打了原告。
原告對父親盡到了贍養義務,在結婚后的7年里,每年送給父親500元生活費。不僅如此,在父親患病的一年多時間里,給父親買的食品、藥物,總計有800元。在父親病重的一個月時間里,整日住在父親家,伺候父親。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和條明確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第十條第二款還規定,“兄弟姐妹”同屬一個繼承順序,有平等的繼承權。據此,原告曾多次請求當地村民委員會及鄉政府協助解決這繼承糾紛,但由于當地封建思想比較嚴重,某些干部受“重男輕女”和族權思想的影響,對此糾紛一直沒有取得處理結果。請求法院,依照事實和法律,確保婦女的合法地位和權益,判處李________、李_______二人歸還原告應當繼承的合法財產。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我對父親李_______盡到了贍養義務,我的姑姑李_______可以證實。她住在______省_______縣_______鄉______村。
我沒有繼承到應得的財產,并且遭到二被告的咒罵、毆打,有被告李______的鄰居郭_______可以證實。
二被告將李______遺留的四間房屋賣掉,有買房人朱_______可以證實,他住在_______省_______縣_____鄉_____村。
此致
______法院
起訴人:
年月日
二、繼承訴訟時效的認定
繼承法規定的當事人對繼承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叫做訴訟時效。在訴訟時效內不起訴,就意味著當事人放棄了請求法院對其繼承權予以保護的訴訟權。超過法定訴訟時效而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
1、關于訴訟時效,繼承法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這就是說,繼承權訴訟時效包括兩種情形:一是二年的一般規定,二是二十年的特殊規定。
2、對于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其期限從繼承人知道或應當知道他的權利被侵犯的那一天算起。
3、繼承法又規定了二十年的特殊時效,也就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法院不再受理當事人的起訴。
另,繼承開始的時間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見失蹤和死亡宣告)的時間是繼承開始時間,從此繼承權開始具有實行的效力。在繼承開始時,確定繼承人的范圍,確定繼承遺產的范圍和價值。如果是遺囑繼承,需要在這時認定遺囑是否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房子會被執行嗎
2020-11-10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