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每天都在發生著大量的商品、貨物或服務等各種類型的購銷經濟活動,大部分購銷交易都會相應訂立合同,而交易方在合同簽訂、履行和終止等不同階段出現爭議后,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就只有通過訴訟渠道解決,那么,購銷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如何確定呢?
為便于當事人訴訟和人民法院審判,減少案件管轄權爭議,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并明確規定,“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本院以前有關購銷合同履行地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規定對以前有關的司法解釋作了重大的修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司法解釋,共規定了三項內容:
1、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當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約定的貨物到達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等地,均不應視為合同履行地。
2、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但在實際履行中以書面方式或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的其它方式變更約定的,以變更后的約定確定合同履行地。當事人未以上述方式變更原約定,或者變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問題的,仍以原合同的約定確定居行地。
3、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是一項關于人民法院案件管轄問題的程序性規定。不論購銷合同是在該規定生效前簽訂的還是生效后簽訂的,凡在該規定生效后起訴到人民法院的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適用該規定,而不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的規定。
綜上所述,關于購銷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的問題,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根據合同的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來確定管轄權,如果這兩種地點以書面或合同各方認可的形式進行了變更,根據變更后的地點確定管轄權,對沒有合同履行、交貨地點,或沒有實際執行、口頭合同,則不適用該項規定。
購銷合同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購銷合同欠款糾紛有哪些證據
購銷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丶姨酵?/p> 2021-01-26
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