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定匯編作品的著作權
案情簡介
195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語言所,前身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開始編纂《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發行。1988年,語言所完成了對《現代漢語詞典》的增補,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現代漢語補編》(簡稱《補編》)。1992年,由王*億主編、**出版社出版發行了《新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大詞典》。1993年,語言所和商務印書館向原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被告王*億和**出版社的《新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大詞典》大量抄襲了《現代漢語詞典》和《補編》,嚴重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和專有出版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銷毀侵權詞典的印刷版和庫存本,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給原告造成的損害和影響并向兩原告支付著作權損害賠償金和專有出版權損害賠償金分別為20萬元和52萬元。被告王*億、**出版社則辯稱:原告所指控被告的抄襲行為主要是針對詞典的義項,而義項屬于社會共享的詞語材料,語言所對這些義項的收集和記錄不屬于創作,而且語言所只對《現代漢語詞典》和《補編》享有整體著作權,而對本案爭議所涉及的一個個義項不享有著作權。因此,被告的行為沒有侵犯原告的著作權和專有出版權。
法院一審認定原告的兩部詞典首次系統的以白話形式給出了現代漢語詞語的釋義和例句,是獨立創作完成的辭書類作品,原告的兩部詞典義項中的例句大部分是改編或者自撰,而大部分釋義也與先出詞典相同詞目的表達方式明顯不同,因此具有獨創性,原告對該詞典和義項都享有著作權。被告所主張的義項不是獨立作品,不享有著作權,原告只享有整體著作權的觀點不能成立,判斷抄襲與否不以抄襲部分是否構成他人作品中的獨立享有著作權的部分為要件。被告的兩部詞典中大量使用原告兩部詞典義項的行為已構成對原告兩部詞典的抄襲,兩被告應依法承擔共同侵權責任。被告不服,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現代漢語詞典》和《補編》的釋義、例句是作者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創作產生的,符合作品的構成要件。語言所對具有獨創性的釋義、例句依法享有著作權,商務印書館依法享有專有出版權。上訴人的抄襲行為是明顯的,已構成對語言所的著作權、商務印書館的專有出版權的侵害,應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因此依法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房子要拆遷租戶會被賠償嗎
2021-03-18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