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履行過程中,也是有可能需要變更的,而變更的很顯然就是合同當中的具體條款內容了。但為了合同的穩定,法律規定不能隨意的進行合同變更,要符合一定的情形才可以。那么實踐中,合同可變更的情形都有哪些?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合同可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1,由合同性質和內容決定當事人一方可變更合同。有的合同是為當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設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條款是專為當事人一方利益約定的。由于在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可以放棄自己應得的利益,因此,對于這些合同,如果當事人一方在訂立合同后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不再需要合同為其帶來利益,則可以變更合同。
2,當事人雙方經協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雙方在進行協商時,意思表示必須是明確的,而不能是模糊的,否則,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義務不能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或者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發生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時,允許當事人變更合同,使合同的履行成為可能。不可抗力必須達到使合同無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為變更合同的理由。如發生不可抗力后,經義務人的努力,合同仍可履行,則不能作為合同變更的理由。
在有些情況下,變更合同需要經過特殊程序。如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二、合同變更有哪些法律效力
合同的變更,以原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變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關系之外,原合同關系有對價關系的仍保有同時履行抗辯;原合同債權所有的利益與瑕疵仍繼續存在,只是在增加債務人負擔的情況下,非經保證人或物上保證人同意,保證不發生效力;物的擔保不及于擴張的債權價值額。合同的變更原則上向將來發生效力,未變更的權利義務繼續有效,已經履行的債務不因合同的變更而失去法律根據。
合同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至于何種類型的合同變更與損害賠償并存,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基于情事變更原則而變更合同,不存在損害賠償;因重大誤解而成立的合同予以變更,在相對人遭受損失的情況下,誤解人應賠償相對人的損失。
進行合同的變更,其實也就是要更改合同當中的具體條款。按照法律中的規定,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情形,那么才允許進行合同變更,不然的話變更合同的行為就是無效的。至于合同可變更的情形有哪些,上文中已經作出了講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山東律師。
合同履行完畢能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履行期限變更的條件有哪些?
單方變更合同 可否拒絕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費差益
2020-11-29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1-02-13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