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08日
檢察院院起訴書:
2007年4月8日晚9時許,被害人到本村劉某家找到被告人,因為被害人接線澆地一事二人發生口角。當晚11時許,被告、殷某從本村趙某家返回被告家,被告在途經被害人家門口時,被害人突然竄出,手持菜刀將被告左頸部、左眼眶部砍傷,后被告將被害人撲倒在地與被害人奪刀,并用拳頭打被害人頭部、胸部。因中途“方便”而落于被告之后的殷學均趕到現場,將被害人手中菜刀奪下并將二人拉開,被告與被害人繼續爭吵并湊向一起,后被告又將被害人仰面推倒在地,致被害人左顳頂部顱骨線狀骨折、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腦挫裂傷、重型急性閉合性顱腦操作。經市公安局法醫醫院鑒定,被告的損傷程度國輕傷,被害人的損傷程度為重傷。2007年4月21日10時10分,被害人因腦中樞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同日被告到縣公安局投案自首。
一審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二、賠償附帶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濟損失31160.72元。
辯護詞
審判長,審判員:
受被告人劉某家屬的委托,我所指派我擔任被告人被告第二審的辯護律師。通過查閱案卷,會見被告人,進行調查,參加今天的法庭調查,我們對本案事實有了全面的了解。現依據事實和法律,發表如下辯護意見,以供參考:
辯護人認為,被告人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且并不超過必要限度,依法不應認定被告人構成犯罪,也不應負擔民事賠償。
一、被告的行為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依據我國《刑法》第233條規定,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而致人死亡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觀上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至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因此要認定一個行為是否過失致人死亡罪,首先必須確認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是否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如果行為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預見到危害結果,那么過失致人死亡罪就不能成立。
公訴方在起訴書稱“當晚11時許,被告、殷某從本村趙某家返回被告家,被告在途經被害人家門口時,被害人突然竄出,手持菜刀將被告左頸部、左眼眶部砍傷……后被告人被告又將被害人仰面推倒在地,致被害人重傷”。這是法院認定被告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要原因。其實強調被告將被害人推倒的事實,這恰恰從另一方面說明被害人是故意殺人(未遂)。被告在突然遭到手執兇器的被害人的襲擊下,在面臨被害人的威脅時,只是出于人的本能的自我防衛,他面對手持菜刀的被害人,根本不可能也沒時間去想自己的推倒行為是否會發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因此,根據被告人當時所處的情況和環境,根本不可能預見到危害結果,那么被告的行為就完全不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的主觀特征。所以由于主觀要件的缺失,根據犯罪構成原理,上訴人的行為不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的犯罪,其主觀方面追求的是排除不法侵害,并非追求致人傷害或死亡,因此上訴人主觀方面屬防衛的故意而并非犯罪的故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