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的類型主要有哪幾大類
從目前出現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看,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2)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3)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4)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5)法律上不能。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6)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關于這些問題的資料,小編就整理到這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我國法律在逐步完善中,我們也期待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到律霸網獲取更多法律知識,也可以找律師進行專業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死亡事故認定書下來會拘留嗎
2020-11-10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