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債權轉讓有哪些類型
主要有;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真債權假合同、新貸還舊貸、法律上不能、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從目前出現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看,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2)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3)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4)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5)法律上不能。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
(6)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