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公職人員掩蓋違法犯罪行為的,是屬于包庇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六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二)記過;
(三)記大過;
(四)降級;
(五)撤職;
(六)開除。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分:
(一)在2人以上的共同違法違紀行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隱匿、偽造、銷毀證據的;
(三)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發檢舉、提供證據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員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從重情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二、包庇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對象是各種依照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窩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使司法機關不能或者難以發現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外,向犯罪的人通報偵查或追捕的動靜、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裝的用具等等,也屬于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包庇,應限于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明掩蓋犯罪人。在司法機關追捕的過程中,行為人出于某種特殊原因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機關投案或者實施其他使司法機關誤認為自己為原犯罪人的行為的,也應認定為包庇罪。窩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經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潛逃未歸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機關羈押而脫逃的未決犯與已決犯。
3、主體要件
主體是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明知,是指認識到自己窩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明知是犯罪人的,當然成立本罪;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不明知是犯罪人,但發現對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繼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也成立本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公職人員掩蓋違法犯罪行為的,是屬于包庇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