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法院推遲開庭可以推遲多久
法院延期開庭受審的限制,如果是民事案件,又分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從立案之日起到審結完畢的時間不能超過3個月,普通程序從立案之日起到審結完畢的時間不能超過6個月。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延期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檢察院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3.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二、其他延期審理情形:
1.辯護人當庭拒絕繼續為被告人進行辯護/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而被告人要求另行為他辯護人/要求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同意的,應當宣布延期審理。
2.檢察院變更/追加起訴需要給予被告人/辯護人必要時間進行辯護準備的,合議庭應當宣布延期審理:
A.在法院宣告判決前,檢察院發現被告人的真實身份/犯罪事實與起訴書中敘述的身份/指控的犯罪事實不符的,可以要求變更起訴;
B.檢察院發現漏罪的同案犯罪嫌疑人/罪行可以一并起訴和審理的,可以要求追加起訴。
3.公訴人杜被告人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不能當庭舉證的,可以建議延期審理;
4.庭審中公訴人為提供新的證據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法庭應當同意。
5.被告人/辯護人通知訊問人員/訊問時其他在場人員/其他證人到庭,法庭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宣布延期審理。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對于民事案件而言,當出現延期審理推遲開庭的情況時,往往需要根據案件所使用的程序來決定推遲時間的長短,一般情況下簡易程序是3個月,普通程序是6個月,?當然如果拖延時間過長的可以聯系律師受理,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朋友間租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破產和解程序中生效的要件有哪些
2020-11-27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核保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