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借款合同來講,其履行地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地點。日后要是產生糾紛的話,那么需要先確定了履行地,才能知道哪些法院是由管轄權的。那要是借款合同履行地不明應如何確定案件管轄?律霸小編為您做具體介紹。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1993年11月17日法復10號發布)答復如下:合同履行地是指當事人履 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 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
而新頒布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這一變化對理解民訴法司法解釋第十八條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厘清“接收貨幣一方”究竟是借方(債務人),還是貸方(債權人)這一關鍵問題。
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而筆者認為“接收貨幣一方”應該是貸方(債權人)。從“接受”到“接收”這一文本層面的細微變化表明,借貸關系中的合同履行地已由借方(債務人)轉化為貸方(債權人)所在地。這里的“接收”應該強調的是“收回”,而不是“收受”。
綜上,隨著民訴司法解釋的頒行,借貸案件中的合同履行地已發生變化。該解釋第十八條中“接收貨幣一方”應該是貸方(債權人),而非借方(債務人),根據新法優于舊法、普通法優于特別法的原則,今后應以該司法解釋為準。
根據法律的規定,要是雙方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約定不明的話,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因此貸款方所在地就為借款合同的履行地。此時該地的法院就能對相關糾紛案件行使管轄權。律霸為您帶來本篇文章,希望能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最新借款擔保合同范本
不受法律保護的借款合同有哪些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確定交通精神損害慰撫金
2021-02-11按揭買房開發商逾期交房 購房人想退房怎么辦
2020-12-01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未按土地出讓合同時間竣工怎么處理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