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借款合同來講,其履行地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地點。日后要是產(chǎn)生糾紛的話,那么需要先確定了履行地,才能知道哪些法院是由管轄權的。那要是借款合同履行地不明應如何確定案件管轄?律霸小編為您做具體介紹。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1993年11月17日法復10號發(fā)布)答復如下:合同履行地是指當事人履 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 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
而新頒布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這一變化對理解民訴法司法解釋第十八條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厘清“接收貨幣一方”究竟是借方(債務人),還是貸方(債權人)這一關鍵問題。
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而筆者認為“接收貨幣一方”應該是貸方(債權人)。從“接受”到“接收”這一文本層面的細微變化表明,借貸關系中的合同履行地已由借方(債務人)轉化為貸方(債權人)所在地。這里的“接收”應該強調(diào)的是“收回”,而不是“收受”。
綜上,隨著民訴司法解釋的頒行,借貸案件中的合同履行地已發(fā)生變化。該解釋第十八條中“接收貨幣一方”應該是貸方(債權人),而非借方(債務人),根據(jù)新法優(yōu)于舊法、普通法優(yōu)于特別法的原則,今后應以該司法解釋為準。
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要是雙方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約定不明的話,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因此貸款方所在地就為借款合同的履行地。此時該地的法院就能對相關糾紛案件行使管轄權。律霸為您帶來本篇文章,希望能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最新借款擔保合同范本
不受法律保護的借款合同有哪些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糾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變更的具體流程
2020-11-12什么是公司破產(chǎn)程序終結
2021-01-11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xié)議
2021-01-17商業(yè)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什么是勞務經(jīng)濟
2020-12-21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02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撞傷行人駛離現(xiàn)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3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nèi)容
2020-12-24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qū)別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