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網貸產品的流動性問題,不少網貸平臺或第三方開始運作以“債權收益權”為基礎的新型業務模式。客觀上,解決了一部分流動性問題,也一定程度地促進網貸行業資產的標準化,但從法律角度說,債權的“收益權”并非嚴格意義的法律概念,在此基礎上的收益權轉讓,有法律瑕疵。
一、債權轉讓的內涵
債權轉讓,法律上稱為“債權讓與”或“債權轉移”,廣義的“債權讓與”是指債權人的債權由第三方承受,即第三人參與債的關系而成為新的債權人。
二、債權轉讓的要件
1、當事人之間達成合意,即原債權人與新債權人達成意思一致;
2、須有有效債權存在,如果原債權人享有的債權無效(這就要求考察原債權的效力),當然不能轉讓;
3、所轉讓的債權具有“可讓與性”,有些債權是不能讓與的:原當事人雙方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依債權性質不得轉讓的債權(離退休金債權)、依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不得轉讓);
4、須通知債務人,債權轉讓不以債務人的同意為生效要件,但應以通知債務人為對債務人發生效力的要件。
三、債權轉讓的效力
原債權人對新債權人負有瑕疵擔保責任,從我們網貸行業來看,債權轉讓時應當注意兩次債權轉讓過程中,瑕疵擔保責任的落實問題。另外,債權轉讓中,擔保權、利息債權等隨主債權轉移給受讓人(新債權人),但專屬于原債權人自身享有的從權利,撤銷權、解除權不因債權轉移而自然地轉移。
四、債權“收益權”
一般,我們說物權有四個權能,其中之一就是收益權,而普通債權通常沒有收益權一說。因為債的內容,既包括權利,又包括義務。如果沒有進行破產隔離等手段,或給債權加上其他嚴格限制條件,在司法實務中,債權就是不穩定的。轉讓債權不是單純轉讓“利益”,而是轉讓了“權利+義務+抗辯可能性”的綜合體。互聯網金融不斷創新,快速發展,法律支持相對滯后,對于民間組織開發的類金融產品,應當注意合法合規,避免轉讓債權的法律糾紛傳導給后來的債權包或債權份額,影響平臺產品的穩定性和企業聲譽。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債權轉讓的效力仍存在爭議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吸毒不構成犯罪情況下處罰幾日以上拘留
2020-11-27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