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但由于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第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后,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典型的案例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法定代表人直接處以罰款的數額一般在二千元以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依法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采用罰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須經院長批準,另行制作民事制裁決定書。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最新拆遷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