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讓與債務加入要如何區分
債務轉讓,是指在不改變債的內容的前提下,債權人、債務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債務的協議,將債務全部或部分地移轉給第三人承擔的現象。債務轉讓必須具備四個條件,第一是有效的債務,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的,即使當事人就此訂有債務轉移合同,也不發生效力。第二是被轉移的債務具有可移轉性。不具有可移轉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轉移合同的標的,如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債務人親自履行,不得轉讓;當事人特別約定不能移轉的債務以及不作為義務只能由約定或特定的當事人承擔,不能轉讓給他人。第三是第三人須與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就債務的轉讓達成合意。第四是債務轉讓須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加入,是指第三人加入到債的關系中來,成為新的債務人,同原債務人一起對債權人承擔連帶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訴請人民法院要求第三人履行,也可以請求原債務人履行債務。目前,債務加入在我國現行法律中都沒有進行明確規定,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債務加入的確認,往往爭議較大。根據理論界對債務加入概念的通說,結合司法實踐經驗,債務加入有以下特征:一是第三人單獨與債權人訂立代債務人還款的協議,債務人不參加協議的訂立,協議內容不涉及債務人是否免除還款責任;二是第三人與債務人通常具有關聯關系;三是債務人通常喪失了償還債務的能力。從上述特征可以看出,債務加入案件與債務轉讓在進行方式上有相同之處,在司法實踐中極易混淆,難以判斷。區別的關健是:第一,債務加入中的第三人與債務人之間具有關聯關系,并往往有利益關系,債務人的履行義務行為直接影響到第三人的利益;第二,債務加入中的第三人加入到債的關系中,債務人仍然要向債權人承擔責任,而債務加入中的第三人是連帶責任人。因此在債務加入中,原債務人并沒有脫離原債務的關系,而第三人又加入到原存的債務關系中來,并與原債務人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債務。嚴格地講,這并非債務主體變更,而是增加債務人的人數。由于第三人的加入,債務人增加,成為多數債務人的債。第三人加入后,與債務人之間成立連帶關系,對同一債務負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也可以徑直向第三人請求履行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上在逃人員幾年撤銷
2020-12-04解除合同怎么進行司法認定
2021-01-12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