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公務員回避制度你是怎樣認識的?
所謂回避制度,就是為保證有權機關公正、嚴格執法,當相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其與所處理的行政事務有一定利害關系時,根據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程序,使其回避的一種法律制度。從內容上看,公務員回避制度主要分為:職務回避、公務回避、地域回避。
(一)任職回避
任職回避是指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
(二)地域回避
地域回避是指公務員不得在自己成長地擔任一定級別的領導職務。包括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但自治縣縣長應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鄉的鄉長由建立民族鄉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三)公務回避
公務回避是指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涉及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涉及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情形。
盡管我國公務員回避制度日趨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現行公務員回避制度的相關規定,散見于不同的法律、法規之中,而且適用范圍主要限于行政處罰程序,在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程序中很少有公務員回避的規定。此外,雖已出臺有關公務員回避的專項法規,但現行規定過于概括、簡約,往往只規定公務員在執行某項公務時應當回避的原則,而對回避的具體程序及法律后果等未作出詳細規定,可操作性不強。
二,回避的范圍和種類不夠全面。對于回避的范圍,目前主要回避親屬關系中的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對于回避的種類,我國剛出臺的《公務員回避規定(試行)》中沒有對公務員離任回避作出明確的規定,未能真正做到通過“進、管、出”三個環節來對公務員履行職務加以全面限制。
三,回避的法律規定有待完善。首先,對回避理由的規定不夠具體、過于簡單。現有立法對公務員回避理由的相關規定,基本重復了《公務員法》第68條和70條的內容,對于“親屬關系”
給出了限制,而對于“利害關系”的界定及范圍,《公務員法》和其他有關公務員回避制度的法律法規均未給出詳細的規定,一旦行政機關在解釋中出現偏差或者失誤,必將造成對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侵害。其次,對回避程序的規定不夠詳盡。現行法規對任職回避、地域回避以及公務回避的程序作出了規定,而對該程序啟動和運行的各個環節,包括提出方式和時限、舉證責任、審查標準、審查方式、決定方式、決定時效、公務員回避后繼任人的確定等一系列程序性事項基本未作規定,這必然會降低公務員回避制度的實效性和操作性。再次,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對公務員未回避而作出的行政行為是無效,還是可撤消或可更正無明確規定;對公務員違反回避程序時所要求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也不具體。“立法如果不表明公務人員違反公務回避制度所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往往會導致回避制度對國家公務人員行為沒有約束力,從而使公務回避制度形同虛設。”[6]最后,“在我國《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權利救濟制度中,并沒有涉及公務員回避的相關條款。部分地區的規范性文件中雖然對回避救濟制度有所涉及,但是僅限于駁回申請決定的公務員可向原決定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的范圍內,救濟程序簡單,救濟途徑狹窄。在實際的職權行使過程中,行政機關、公務員和行政相對人對公務員回避的情況產生爭議時,公務員如何尋求救濟;或者在公務員本應回避而沒有回避時,行政相對人如何尋求救濟,立法都未能明確。
更多公務員回避知識,想要了解的人們可以直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人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3-05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