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第68條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行任職回避的,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任職回避,也稱職務回避,指對有法定親情關系的公務員,在擔任某些關系比較密切的職務方面作出的限制。由于親情具有非理性和高度人身依附性等特點,決定了親情與公務執行中所要求的嚴肅、公正、依法等基本要素會產生本質沖突。任職回避,主要就是將公與私、“國”與”家”嚴格分開,使公務員身在其職可以不受親情的羈絆,完全置身于工作環境中,使公務員之間形成和諧單純的工作關系。根據上述《公務員法》的規定可以把公務員的任職回避概括為“四種親屬、三個禁止”。
公務員回避制度的四種情形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和離職回避四種情況。任職回避是指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
地域回避是指公務員不得在自己成長地擔任一定級別的領導職務。包括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但自治縣縣長應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鄉的鄉長由建立民族鄉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公務回避是指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涉及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涉及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情形。
離職回避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