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第十八規定,設定行政許-可,應當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要明確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主要基于以下考慮:首先,在現實生活中,行政主體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以及考慮到行政許-可相對人行為自由限制的特殊性,有必要在設定行政許-可時,對其實施主體加以明確;其次,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行政許-可主體過多過濫的問題,要消除此種現象,必須首先堵塞源頭,限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第三,現實生活中,由于各行政機關紛紛設定、實施行政許-可,本來可以由一個部門辦理的許-可事項,往往被人為的分割為多個行政主體分別辦理,相對人為獲得許-可,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物力,“公章履行”是對這種狀況的真實反映。為杜絕此類現象,簡化行政許-可環節,有必要明確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真正實現許-可法規定的便民原則。
2、行政許-可的條件。
行政許-可的條件是對相對人獲得許-可,從事法律禁止的活動所應達到的標準和要求的規定。行政許-可的條件包括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許-可規定的條件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申請許-可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被申請的機關必須是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有權頒發行政許-可的機關;(2)申請人須在法定許-可范圍內提出許-可申請;(3)申請人須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4)申請人必須具備和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即提供行政許-可機關要求的有關材料或證明;(5)其他條件。
3、行政許-可的程序。
隨著程序正義觀念在我國的提出和被重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內涵中又多了一條,即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管理行為。設定行政許-可的機關掌握著許-可的資源分配權,一旦分配不當,將直接影響到相對人權力的行使。對于這樣一種十分重要的權力,法律更應當對其行使程序作出詳細的規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請人的陳述權、申辯權、舉證、質證、認證權的行使,保障相對人行為自由權的充分實現。
4、行政許-可的期限。
期限是指行為主體作出特定行為所經歷的時間過程。行政行為本身是一個執法過程,必然涉及到期限的應用,因此,行政程序法中一般要包括期限這一內容。對于行政許-可而言,強調行為作出期限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HR外包
2021-03-11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