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格
適格是指"對于訴訟標的的特定權利或者法律關系,以當事人的名義參與訴訟并且請求透過裁判來予以解決的一種資格。適格當事人就具體的訴訟作為原告或者被告進行訴訟的權能,稱為訴訟實施權。原告要求確認的必須是法律關系,純粹事實不得提起確認之訴。對于當事人是否適格,應當以原告起訴時所主張的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判斷,并非以法院調查結果為準,即從形式上認定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應當在何特定當事人間解決才具有法律上意義,與該法律關系本身是否實際存在是兩回事。
當事人適格及其判斷標準
當事人適格,也稱為正當當事人或者合格的當事人,是指對于特定的訴訟可以自己的名義成為當事人的資格。適格當事人就具體的訴訟作為原告或者被告進行訴訟的權能,稱為訴訟實施權。具有訴訟實施權的人即是適格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未必是適格的當事人,法院只有針對適格當事人作出的判決才有法律意義,也只有正當當事人才受法院判決的拘束。對于不適格的當事人,應裁定駁回起訴或者更換。因此,當事人是否適格是法院作出有效判決的前提。
當事人是否適格需要根據爭議的實體法律關系來判斷,但當事人適格又與實際上的實體法律關系主體不同。一般認為,訴訟實施權的基礎為管理權和處分權。按照處分權原則,當事人就訴訟標的可以進行放棄、認諾、和解等訴訟行為,并受既判力拘束。如果無處分權或管理權的人為這些訴訟行為就毫無法律意義。一般而言,爭議法律關系的主體,通常就該法律關系具有訴訟實施權,即是適格的當事人。如果對合同無任何關系的第三人要求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而提起訴訟,則是不適格的原告。但對他人的權利或法律關系有管理權或處分權的第三人,就該權利或法律關系,也具有實施訴訟的權能,是適格的當事人。如破產管理人就涉及破產企業的訴訟具有當事人適格,可以作為原告起訴或者被告應訴。無訴訟實施權,則當事人不適格,例如母親以自己的名義替女兒主張肖像權或者替女兒主張與丈夫離婚,就是不適格的當事人。再如合同當事人因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發生爭議的合同雙方當事人就該合同提起的訴訟是適格的原被告。
具體到各種訴訟,在給付之訴,原告只要主張自己有給付請求權,就是適格的原告,而被原告主張有給付義務的人,即為適格的被告。至于是否確實享有給付請求權或負擔給付義務,是在審理過程中要查明的事實,是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支持的理由,而不是當事人適格的要件。
確認之訴是當事人要求確認民事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訴訟,因此在確認之訴,就該法律關系有爭執的當事人為適格的原被告。由于確認之訴可以對他人間的法律關系起訴,因此與有無管理權、處分權無關。只要實體法律關系在當事人間不明確有保護的必要,就可提起確認之訴。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若能夠通過其他訴訟得到救濟,則不能提起確認之訴。原告要求確認的必須是法律關系,純粹事實不得提起確認之訴。但現代各國為發揮確認之訴解決糾紛與預防糾紛的功能,規定對于法律關系的基礎事實是否存在也可以提起確認之訴。
變更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依法變更或消滅某種法律關系的訴訟,在變更之訴,依照法律規定可成為當事人的就是適格的當事人。變更之訴,只有在依照法律的特別規定提起時方為當事人適格,而不能根據管理權、處分權的有無作為當事人適格的唯一基礎。如我國合同法第74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向法院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詐害債權的行為。
判斷當事人是否適格的思路
(一)首先判斷當事人是否具備訴訟權利能力。
訴訟權利能力(當事人能力)與當事人適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訴訟權利能力是不管具體案件如何,一般性地能否成為原告或者被告的問題。而當事人適格則是就某一具體案件誰應作為原告或者被告的問題。二者既相區別又相相聯系。當事人適格必須以有訴訟權利能力為前提,無訴訟權利能力肯定為當事人不適格,但有訴訟權利能力不一定適格。在判斷當事人是否適格時當事人能力是一個前提性問題,但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
(二)判斷當事人是否具有訴訟實施權,根據原告起訴時訴的聲明來判斷。
判斷當事人是否具有訴訟實施權,應當根據當事人起訴時訴的聲明來判斷。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把當事人適格與實際的民事權利義務主體等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對于當事人是否適格,應當以原告起訴時所主張的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判斷,并非以法院調查結果為準,即從形式上認定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應當在何特定當事人間解決才具有法律上意義,與該法律關系本身是否實際存在是兩回事。當事人不適格,無庸再就本案訴訟標的進行判斷。因此,切不可把當事人適格與真正的權利義務主體等同起來。即當事人適格與勝訴無必然的聯系,當事人不適格,肯定敗訴,但當事人適格,未必勝訴。如甲提起訴訟要求乙予以侵權損害賠償,后法院認為侵權人為丙而不是乙,這種情況下雖然真正的權利義務主體為甲和丙,但由于甲主張乙為侵權人,在雙方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甲和乙分別為權利義務主體,因此均為適格的原告和被告,但由于甲對乙的訴訟請求無理由,應當判決駁回,而不是當事人不適格。如果甲以丙侵權為由起訴要求乙賠償,若乙和丙之間不存在任何關系,那么此種情況應當為當事人不適格。
當然,在特定情況下法院調查的結果也可以作為判斷當事人是否適格的依據。如原告以清算組的名義提起訴訟,但在法庭審理中,法院發現原告并非是真正的清算組,此時法院應以原告不適格為由駁回起訴。
行政付給類型
根據我國有關行政給付的法律、法規,我國的行政給付形式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撫恤金
撫恤金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士和因公殉職、負傷、病故、殘廢的軍人、警察或者其家屬,其主要形式又包括革命軍人犧牲病故撫恤金、革命殘疾軍人撫恤金、護理費、治療費等。
生活補助費
生活補助費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以及因工傷事故致殘的公民,其主要形式包括復員退伍軍人與烈軍屬定期定量生活補助費、臨時補助費,因公傷殘補助費等。
安置
安置的形式主要有發放安置費與提供一定的住所等。安置費的發放對象主要是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如復員軍人建房補助費。
救濟
救濟的形式包括發放救濟金與發放救濟物資等等,其對象主要是因為某種情況而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如農村的五保戶、貧困戶,城鎮的貧困戶,發生自然災難的地區的災民等。
優待
優待的對象是生活上處于某種困境的公民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該予以優待的特定社會成員,如貧困學生、獨生子女等。對于上述優待對象,行政主體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減免其學費,或者提供其他的優待措施。
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的對象既包括一般的公民,又包括某些特殊身份的社會成員,其基本方式是舉辦社會福利事業或者發放社會福利金。社會福利事業一般由政府采取資金扶助及政策優惠的方式扶植某些社會福利機構的發展,如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敬老院,以及安置機構、社會殘疾人團體、福利生產單位與科研機構(如假肢科研機構與生產企業)等。
從廣義上講,現代國家的行政給付還包括政府資助發展的社會保障事業,如對于失業人員的失業救濟金、保險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社會一般成員的醫療保險、安全保險、財產保險,等等。這些行政給付往往采取社會化、企業化的方式經營運作,并能夠多方面的吸收各種資金參與活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廣泛的適應性。
對于你提出的“行政給付適格申請人”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適格是指"對于訴訟標的的特定權利或者法律關系,以當事人的名義參與訴訟并且請求透過裁判來予以解決的一種資格。適格當事人就具體的訴訟作為原告或者被告進行訴訟的權能,稱為訴訟實施權,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河道整治拆遷的實施主體是誰
2021-03-12惡意砸別人車玻璃是犯法嗎
2020-11-13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