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給付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我國有關行政給付的法律、法規,我國的行政給付形式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一、撫恤金
撫恤金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士和因公殉職、負傷、病故、殘廢的軍人、警察或者其家屬,其主要形式又包括革命軍人犧牲病故撫恤金、革命殘疾軍人撫恤金、護理費、治療費等。
二、生活補助費
生活補助費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以及因工傷事故致殘的公民,其主要形式包括復員退伍軍人與烈軍屬定期定量生活補助費、臨時補助費,因公傷殘補助費等。
三、安置
安置的形式主要有發放安置費與提供一定的住所等。安置費的發放對象主要是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如復員軍人建房補助費。
四、救濟
救濟的形式包括發放救濟金與發放救濟物資等等,其對象主要是因為某種情況而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如農村的五保戶、貧困戶,城鎮的貧困戶,發生自然災難的地區的災民等。
五、優待
優待的對象是生活上處于某種困境的公民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該予以優待的特定社會成員,如貧困學生、獨生子女等。對于上述優待對象,行政主體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減免其學費,或者提供其他的優待措施。
六、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的對象既包括一般的公民,又包括某些特殊身份的社會成員,其基本方式是舉辦社會福利事業或者發放社會福利金。社會福利事業一般由政府采取資金扶助及政策優惠的方式扶植某些社會福利機構的發展,如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敬老院,以及安置機構、社會殘疾人團體、福利生產單位與科研機構(如假肢科研機構與生產企業)等。
從廣義上講,現代國家的行政給付還包括政府資助發展的社會保障事業,如對于失業人員的失業救濟金、保險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社會一般成員的醫療保險、安全保險、財產保險,等等。這些行政給付往往采取社會化、企業化的方式經營運作,并能夠多方面的吸收各種資金參與活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廣泛的適應性。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行政給付的方式有哪些的介紹。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行政給付的方式包括撫恤金、生活補助費、安置、優待、社會福利等。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尾事故對方不簽事故責任認定書怎么辦
2021-01-20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