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逾期答復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該條對于行政機關的履職期限進行了明確規定。
實踐中,行政機關由于各部門之間銜接不暢等原因,未能及時將當事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送交相關職能部門,導致答復時超過了法定期限而導致違法。
二、不予答復
行政機關針對申請人的信息公開申請,以信息屬于秘密不予公開作出了不予公開信息的答復決定,行政機關卻不能說明理由,申請人對此不服提起訴訟,訴訟過程中行政機關由于舉證不能或者舉證不充分,不能證明答復行為的合法性而構成違法的情形。
三、形式不對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2.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內容描述;3.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第二十六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信息,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的,可以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制件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
行政機關已經向申請人提供了信息,但因不符合申請人在申請中要求的內容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適當形式而構成違法的情形。
四、內容錯誤
內容錯誤主要指行政機關作出了答復行為但是答復內容出現錯誤。比如,有的行政機關未區分當事人申請公開的信息是否屬于政府信息而予以公開,有的行政機關未區分所申請信息是否屬于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而予以公開,有的行政機關告知申請人錯誤的信息內容,有的行政機關告知了申請人錯誤的信息公開義務主體等。
五、沒有告知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答復:(一)屬于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該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徑。”行政機關未履行告知和說明理由義務而導致敗訴的一個情形。
六、缺乏機制
目前仍有多數政府機關特別是基層政府及部門尚未確立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統一受理、審核、答復部門,亦未確立專門人員來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而代之以申請人申請的政府信息內容來臨時確定責任科室,導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缺乏專業性、規范性和統一性。另外,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經辦人員業務素質良莠不齊,法律知識儲備不夠,不適應當前日趨復雜的信息公開實踐環境。這些都是信息公開案件中行政機關敗訴的原因。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政府信息都是可以公開的,一部分政府信息是不可予以公開的。信息公開是以公民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為基礎的,而不是以行政權力為基礎。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