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證衛生行政機關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職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根據《行政處罰法》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程序第二條本程序所指行政處罰,是指縣級以上衛生行政機關依據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對應受制裁的違法行為,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及衛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第三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機關對違反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行政處罰,適用本程序衛生法律、法規授予衛生行政處罰職權的衛生機構行使衛生行政處罰權的,依照本程序執行第四條衛生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正確,堅持先調查取證后裁決、合法、適當、公正、公開和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衛生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對衛生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
上級衛生行政機關對下級衛生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進行監督,衛生行政機關內部法制機構對本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進行監督章名第二章管轄第六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機關負責查處所轄區域內的違反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案件省級衛生行政機關可依據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本地區的實際,規定所轄區內管轄的具體分工衛生部負責查處重大、復雜的案件第七條上級衛生行政機關可將自己管轄的案件移交下級衛生行政機關處理;也可根據下級衛生行政機關的請求處理下級衛生行政機關管轄的案件第八條兩個以上衛生行政機關,在管轄發生爭議時,報請其共同的上級衛生行政機關指定管轄第九條衛生行政機關發現查處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應當及時書面移送給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機關受移送的衛生行政機關應當將案件查處結果函告移送的衛生行政機關受移送地的衛生行政機關如果認為移送不當,應當報請共同的上級衛生行政機關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第十條上級衛生行政機關在接到有關解決管轄爭議或者報請移送管轄的請示后,應當在十日內作出具體管轄決定
第十一條國境衛生檢疫機關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律、法規實施的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管轄衛生部衛生檢疫局負責查處重大、復雜的案件衛生部衛生檢疫局下設的國境衛生檢疫機關間對管轄發生爭議時,報請衛生部衛生檢疫局指定管轄第十二條法律、法規規定的受衛生部委托的有關部門的衛生主管機構,或者由衛生部會同其規定監督職責的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衛生主管機構,負責規定管轄范圍內的案件第十三條衛生行政機關與第十二條所指的有關部門的衛生主管機構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省級衛生行政機關指定管轄章名第三章受理與立案第十四條衛生行政機關對下列案件應當及時受理并做好記錄(一)在衛生監督管理中發現的(二)衛生機構監測報告的(三)社會舉報的(四)上級衛生行政機關交辦、下級衛生行政機關報請的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第十五條衛生行政機關受理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一)有明確的違法行為人或者危害后果(二)有來源可靠的事實依據(三)屬于衛生行政處罰的范圍(四)屬于本機關管轄衛生行政機關對決定立案的應當制作報告,由直接領導批準,并確定立案日期和兩名以上衛生執法人員為承辦人第十六條承辦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一)是本案當事人的近親屬(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它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當事人有權申請承辦人回避回避申請由受理的衛生行政機關負責人決定章名第四章調查取證第十七條對于依法給予衛生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衛生行政機關應當調查取證,查明違法事實。
案件的調查取證,必須有兩名以上執法人員參加,并出示有關證件對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穩私的,應當保守秘密第十八條衛生執法人員應分別詢問當事人或證人,并當場制作詢問筆錄。詢問筆錄經核對無誤后,衛生執法人員和被詢問人應當在筆錄上簽名。被詢問人拒絕簽名的,應當由兩名衛生執法人員在筆錄上簽名并注明情況第十九條衛生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檢查時,應制作現場檢查筆錄,筆錄經核對無誤后,衛生執法人員和被檢查人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應當由兩名衛生執法人員在筆錄上簽名并注明情況第二十條調查取證的證據應當是原件、原物,調查取證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由提交證據的單位或個人在復制品、照片等物件上簽章,并注明“與原件(物)相同”字樣或文字說明第二十一條書證、物證、視聽材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現場檢查筆錄等,經衛生執法人員審查或調查屬實,為衛生行政處罰證據第二十二條衛生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衛生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執法人員應向當事人出具由行政機關負責人簽發的保存證據通知書衛生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處理決定。衛生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衛生執法人員調查違法事實,需要采集鑒定檢驗樣品的,應當填寫采樣記錄。所采集的樣品應標明編號并及時進行鑒定檢驗第二十四條調查終結后,承辦人應當寫出調查報告。其內容應當包括案由、案情、違法事實、違反法律、法規或規章的具體款項等章名第五章處罰決定章名第一節一般程序第二十五條承辦人在調查終結后,應當對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進行合議并作好記錄,合議應當根據認定的違法事實,依照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分別提出下列處理意見(一)確有應當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依法提出衛生行政處罰的意見(二)違法行為輕微的,依法提出不予衛生行政處罰的意見(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依法提出不予衛生行政處罰的意見(四)違法行為不屬于本機關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五)違法行為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同時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還應當依法提出衛生行政處罰的意見除前款第一項、第五項所述情形之外,承辦人應制作結案報告,并經本機關負責人批準后結案第二十六條衛生行政機關在作出合議之后,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適用聽證程序的按本程序
第三十三條規定衛生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應當采納衛生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第二十七條對當事人違法事實已查清,依據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應給予行政處罰的,承辦人應起草行政處罰決定書文稿,報衛生行政機關負責人審批衛生行政機關負責人應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于重大、復雜的行政處罰案件,應當由衛生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后,衛生行政機關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第二十八條衛生行政機關適用一般程序實施行政處罰時,對已有證據證明的違法行為,應當在發現違法行為或調查違法事實時,書面責令當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違法行為第二十九條衛生行政機關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前款規定的時間的,應當報請上級衛生行政機關批準章名第二節聽證程序第三十條衛生行政機關在作出的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衛生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聽證由衛生行政機關內部法制機構或主管法制工作的綜合機構負責對較大數額罰款的聽證范圍依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人民政府的具體規定執行國境衛生檢疫機關對二萬元以上數額的罰款實行聽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