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于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有哪些規定
民間的借款,有的自行約定了利息而有的沒有約定,對此法律上有何規定呢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的司法解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要分具體情況:
1、雙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條中約定了利息利率的情況:
在計算利息時即按雙方約定寫明的利率計息,約定的利率可以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法律對上限進行了限制,超過限制以上的部分無效。上限最高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另外,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如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2、雙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條中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致無法確定的情況:
對此,我國法律規定在部分規定上是有沖突的,我國《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即只要借條上或借款合同上沒有寫要支付利息,那么出借方在還款期限內不能要求支付利息。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4條規定,借款雙方因利率發生爭議,如果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因此,在實際案例中,到底是否支付利息,法院有自由裁量權,法官說了算,判決支付利息或不支付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3、明確約定的無息借款的情況:
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應當準許,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關于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規定有那些呢?民間借貸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同時又是一種法律現象,具有以下幾個主要法律特征:
(1)民間借貸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借貸雙方通過簽訂書面借貸協議或達成口頭協議形成特定的債權債務關系,從而產生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債權債務關系是我國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關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護。
(2)民間借貸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約行為。借貸雙方是否形成借貸關系以及借貸數額、借貸標的、借貸期限等取決于借貸雙方的書面或口頭協議。只要協議內容合法,都是允許的,受到法律的保護。
(3)民間借貸關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貸物的實際支付。借貸雙方間是否形成借貸關系,除對借款標的、數額、償還期限等內容意思表示一致外,還要求出借人將貨幣或其他有價證券交付給借款人,這樣借貸關系才算正式成立。
(4)民間借貸的標的物必須是屬于出借人個人所有或擁有支配權的財產。不屬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沒有支配權的財產形成的借貸關系無效,不受法律的保護。
(5)民間借貸可以有償,也可以無償,是否有償由借貸雙方約定。只有事先在書面或口頭協議中約定有償的,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還本時支付利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征地補償費的構成是怎樣的
2021-01-05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土地流轉問題
2020-11-19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