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
對于公民的認定,目前都不存在問題。《行政處罰法》規定,年滿14周歲的能夠正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自然人都具有行政責任能力,都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主體。而對未滿14周歲的人和精神病人應排除在外,不能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2、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是以其個人或家庭作為經營主體的,在行政處罰時應當以公民或個人進行定性處罰。
3、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其所有經營活動的結果都最后歸結為自然人來承擔。因此在行政處罰中應當將個人獨資企業也認定為公民或者個人性質進行處罰,而不應當將其定性為單位、法人或其他組織。
4、個人合伙企業
個人合伙企業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因此,在行政處罰中應當將個人合伙企業同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一并定性為公民或個人性質。
5、企業法人分公司
公司可以成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等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分公司雖然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它還是有責任能力的,只是不象法人那樣具有完全獨立的責任能力,而只是具有相對獨立的一般以法律規定或法人授權范圍內的責任能力。因此,具有營業執照、能夠相對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分公司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責任對象,如其實施了行政違法責任,可以由其獨立承當行為責任。
6、企業法人子公司
企業設立的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子公司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當然也應當依法獨立承擔行政責任,不能將子公司違法的責任由設立它的母公司來承擔。
7、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分為兩類:一是相對獨立性的分支機構;二是非獨立性分支機構。這種獨立性與非獨立性分類是以是否領取營業執照來劃分的。對于依法領取營業執照的企業分支機構,如有受行政處罰的情形,被處罰對象應為該分支機構。對于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如有受行政處罰的情形,被處罰對象應為設立分支機構的法人。
綜上所述,工商部門在執法辦案中,辦案人員應全面收集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資質、資格等證明文件,認真審核其行政法律地位,才能準確地確定行政處罰對象的主體資格。
所以說我們只有清楚的了解了稽查局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的情況,我們才可以更好合理使用法律。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機構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哪些行為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01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