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環境違法行為的(起字號的)的行政處罰,有的環保部門直接將其字號列為處罰相對人,也有的將業主列為處罰相對人,還有的是同時列明業主及字號。
同一處罰相對人有不同的列明方法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在認定上有爭議。
環境行政處罰進入訴訟程序,起訴主體是否適格顯得十分重要。正確認定相對人的主體資格,不僅是環保部門合法行使行政職責的前提和正確處理環境違法案件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行政訴訟法》及《最高人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規定了公民、合伙企業、其他合伙組織、農村土地承包人、不具備資格的其他組織等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明確賦予這些個人(組織)訴訟主體資格,對個體工商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有關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問題,1986年頒布實施的《民法通則》將其與戶及一同規定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顯然是將個體工商戶視為公民(自然人)來管理的,且法律未規定個體工商戶必須要起字號,也即是未賦予個體工商戶的字號主體資格。因此,在民事訴訟法律中也明確規定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及個體工商戶向法院起訴應當以個體名義進行,僅以其字號起訴是無法律依據的。同時,《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據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人。有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由此可以看出,個體工商戶的業主具備正當主體資格,字號只是其對外的一種稱謂而已,并不是適格主體。
在當前行政法律制度體系下,環保部門對個體工商戶進行處罰時應嚴格執行法律的規定,將業主列為相對人,有字號的注明其字號,無字號的直接列明業主即可。
若您還有其他疑問,本網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您有需要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