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看”決定要錢策略
1、看欠條或借條的內容
想要回錢,必須要清楚的認識當前是怎么樣的一個情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看手里有什么證據(jù),所謂證據(jù),就是證明你們存在借、欠這樣一個法律關系的相關材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欠條或借條這種證據(jù)了。對欠代、借條,我們要仔細研究一下上面的內容。
欠條內容明確了雙方的法律關系,因此在要錢之前,一定要看清欠條的內容,內容不清,很可能錢要不回來。有這樣一個案子,甲借給乙8萬元,乙還了3萬元后就不還了,于是,甲將乙告上法庭,拿出對方寫的欠條,欠條上寫的“還欠款5萬元”,甲說:乙在還款3萬元后給我打的欠條,意思是再還5萬元就清了。而庭上,乙說:我這寫的是“還(huan)欠款5萬元”,就是說已經(jīng)給你了5萬元,再給3萬元就好了。雙方就此產(chǎn)生爭議。
所以,在要錢的時候,一定注意欠條的內容,防止節(jié)外生枝。
2、看欠條或借條的金額
曾經(jīng)有一個案子,原告要求被告還欠款60萬無,被告拿出欠條說:看,根本就不是60萬,是60億!為什么呢,原來欠條上寫著“欠600000萬元”。這要想把錢要回來,那可就麻煩了。
3、看還款時間
這個時間,主要是看欠條上有沒有還款時間,如果寫了,應當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什么是訴訟時效呢?就是如果時間長不向對方主張你的權利,那么起訴到法院,對方提出超過訴訟時效,法官就不能支持你的訴求了。欠錢這種法律關系的訴訟時效是兩年,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呢?就看欠條上的這個還款時間了,假設,欠條上寫著:應當于2012年10月10日還清,那么從10月11日,就開始計算2年的訴訟時效了。所以大家在要錢的時候,一定要牢牢記住訴訟時效這一個問題。
4、看對方態(tài)度
存在借、欠關系的,一般來說之前都是朋友,對方為什么不還錢,是否真是的還不上,還是已經(jīng)變成老賴了。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么可以雙方再打一個欠條,約定一個還款日期,這樣有助于延長訴訟時效。
二、收集“三組證據(jù)”
如確定對方確實不想還的情況下,就該采取行動了!
第一組——收集借過錢的證據(jù)
一個欠條不能直接起訴?在審判實踐是這樣的,如果金額不大,幾千,一、兩萬,那可以,一般拿個欠條起訴就行,但是如果數(shù)額較大,就要提供其他的證據(jù)證明你把錢借過給別人。所以,如果甲借給乙10萬元,光拿著個欠條到法院起訴,又不能提供其他證據(jù)材料,那這個案子十有八九就是輸。因此,要提供當時把錢借給對方的證據(jù),比如向對方轉賬的銀行憑條、如果以現(xiàn)金方式給的錢,要打印從銀行取現(xiàn)金的憑條等等。
第二組——收集主張債權的證據(jù)
說白了,就是收集曾向他要過錢的證據(jù),這一點,主要是防止債權過2年訴訟時效,形式上,既可以是對方以書面形式的“還款計劃”,也可以以錄音、錄像的形式證明曾多次向對方要過錢。在這里和大家說一下,不少人也問過我,自己偷錄是否犯法,是否能拿出來當作證據(jù),可以明確地說,只要不侵犯對方的權益,錄是可以的,怎么叫侵犯對方權益呢,比如說在對方臥室里,你錄人家干點什么,這是不可以的,如果在一個公開的場合,談了個什么事情,這完全可以錄下來作為證據(jù)使用。
第三組——收集對方財產(chǎn)信息
收集對方財產(chǎn)信息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要到錢”的目的,現(xiàn)在很多案子,法院判決是原告勝了,但是原告一分錢都拿不回來,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沒有收集到對方的財產(chǎn)信息,無法執(zhí)行,因此,如果想真實把錢要到手,而不是一紙空頭判決,那么就要調查對方的財產(chǎn)情況,要主要是對方的賬戶、房子、車、公司股權等情況。當然,要調查別人的財產(chǎn),對于個人來說是比較難的,就是律師出面調查,也不可能將對方所有財產(chǎn)都調查清楚,因此,這一步,只能說是盡量提供,如果實在不行了,可以委托律師調查。
三、以訴訟方式解決問題
很多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因為覺得那“不光采”,這種觀念應當改變,訴訟是一個解除糾紛的一種方式,是窮盡其他辦法無法解決的時候的最后一個手段。比如說欠錢不還,怎么要都不還,那還有什么辦法解決?只能用訴訟這一手段解決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27征地土地補償協(xié)議
2021-02-12怎樣進行公司破產(chǎn)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法律中規(guī)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胎兒夭折遺產(chǎn)該如何繼承
2020-12-29現(xiàn)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勞動規(guī)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無錫地區(qū)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職工連續(xù)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公司破產(chǎn)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違規(guī)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出口產(chǎn)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