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縣人民法院法官程安營同志,2009年11月6日和12日分別在河南法院網、中國法院網上發表《從該案看日常生活經驗法則的適用》一文,文中敘述一案例,稱債務人李某之父借張某10萬元,債權人張某找到李某協商,后李某同意代父還款,并分兩次替父分別還款0.95萬元和4萬元,債權人張某于李某最后一次代父還款日為李某出具了一份李某之父欠張某款全還清的證明條。2005年12月16日,張某持李某出具的一張欠條,向法院起訴,要求李某按欠條上約定的義務償還欠款4萬元及利息。程安營同志在文章中經過分析,認為基于以下理由,應當支持債權人張某的訴訟請求:1、通過父債子還的法律分析,認為父與子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都有資格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義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兒子自愿替父償還所欠債務,這種做法作為一種優良傳統,法律應當予以支持。2、通過債務轉移的理論分析,認為未經債權人同意的債務轉移,對債權人不發生法律效力,并得出本案不屬于法律理論上的債務轉移的結論。3、在債務轉移不能成立的情況下,得出了“是李某在自愿代父還款的情況下,原被告雙方達成的一個新的債權債務關系。”4、通過適用《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4條,運用日常生活經驗法則對當事人雙方的證據進行分析后,采納了債權人張某的主張,從而得出法律事實是:李某替父償還0.95萬元之后,為張某書寫了兩張4萬元的欠條,承諾李某替父再償還8萬元債務消滅。2005年1月7日,李某又替父償還了4萬元后,張某撕掉了其中的一張4萬元欠條,并為李某出具了一份李某之父欠張某款全部還清的證明條。我們對程安營同志文章(簡稱程文)的觀點,可逐一進行分析:首先,程文認為兒子自愿替父償還所欠債務的做法是一種優良傳統,法律應當予以支持。子替父償債,是否是優良傳統,我們姑且不說,但程文以為法律應當支持,卻不知是何含義。如果僅僅指兒子自愿替父償還債務的行為,是法律提倡的話,從民法理論講,法無禁止即允許,還可以理解。如果把子替父償債理解為古代法律思想中的“父債子還”,即兒子有義務有責任替父償還債務,筆者目前尚沒有看到過有支持這種觀點的法律規定!其次,程文列舉了債務轉移的條件,即“1、須有有效債務存在。如果沒有有效債務的存在,債務轉移將沒有任何意義。2、須原債務人與新債務人達成一致。債務轉移實際上是原債務人與新債務人的一種合同關系,這就要求原債務人與新債務人就債務承擔的有關事項達成一致。3、須所移轉的債務具有可移轉性.不具有可移轉性的債務不得移轉。原則上,下述債務不得移轉:①性質上不可移轉的,如以表演為標的合同;②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移轉的;③法律規定不能移轉的。4、須經債權人的同意.債務轉移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與債權人關系重大。”卻分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因此,法律規定債務移轉須經債權人的同意。未經債權人同意的債務轉移,對債權人不發生法律效力。”就程文中案例而言,債權人就是原告張某,原債務人應該是李某之父,而張某要求償還債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是李某,用債務轉移的條件去衡量,明顯缺少的是條件2,即原債務人與新債務人沒有就債務轉移達成協議。我不知道程文為什么認為是欠缺條件4,即債權人不同意。如果債權人張某不同意把債務轉移給李某,為什么去找李某索債,與李某打什么替父還債的協議?又為什么起訴李某?不過,筆者以為,不管是欠缺那個條件,債務都沒有轉移。所以,程文得出債務轉移沒有成立的結論是正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房東跑了房東來收房,租客怎么辦
2021-02-10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涉外再婚需要特別注意什么
2020-12-11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