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受讓人需為善意。即受讓人在與無權處分人就某物發生法律行為時,不知道無權處分人對該物沒有處分權。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不知情是指法律行為發生時的不知情,事后知情與否并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實踐中,判定受讓人在法律行為發生時是否不知情要結合轉讓時的價格及交易的場所、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
行為具有有償性。受讓人取得財產的法律行為應該具有財產交易的性質,受讓人應該支付一定的對價。實踐中,對于動產,善意取得的適用應以動產以合理的價格轉讓為前提;對于不動產,由于其公示的方式為登記,而登記在我國具有很強的公信力,受讓人因信賴登記所記載的權利人有處分權利而與其發生了法律行為,即使不動產轉讓的價格較低,也不應影響善意取得的構成。
依法進行了公示。即動產依照規定進行了交付,其中現實交付、簡易交付及指示交付等均可構成善意取得;對于占有改定,由于標的物仍然由出讓人繼續占有,部分學者認為不宜適用善意取得。筆者認為占有改定下的受讓人亦取得了對標的物的占有,只要受讓人是基于對無權出讓人占有的信賴而進行交易,其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就應肯定其善意取得所有權,不應因占有移轉的方式不同而有差異。而不動產則依照法律規定進行了登記。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受讓人取得物權。善意第三人依照善意取得制度取得了受讓物的物權,原權利人對該物所享有的相關權利消滅,原權利人不得要求善意第三人返還該物。
原權利人得以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侵權責任、違約責任以及不當得利請求權。原權利人的物權因無處分權人的處分行為而消滅,其可以基于侵權行為的規定向無權處分人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如果原所有權人與無權處分人存在合同關系,如借貸關系、租賃關系等,則原所有權人依債務不履行制度向無權處分人主張違約賠償請求權;無權處分人因其無權處分行為獲得的利益并致原權利人利益受損,損益結果的變動沒有法律依據,原權利人得以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不當得利請求權,要求其返還所受利益。
在善意取得中,受讓人取得物權。善意第三人依照善意取得制度取得了受讓物的物權,原權利人對該物所享有的相關權利消滅,原權利人不得要求善意第三人返還該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2020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24農村養殖戶的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