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是指票據受讓人依票據法規定的轉讓方法,善意地從無處分權人處取得票據,從而取得票據權利。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必須符合以下構成要件:
第一必須是從無權利人處取得票據。因為如果其前手為有權利人,受讓人當然取得票據權利,無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
第二必須是依票據法規定的票據轉讓方式取得票據。根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受讓人必須依背書方式取得票據,并且能夠以背書連續證明自己為合法持票人。
第三受讓人必須是善意。所謂善意是指無惡意或重大過失。惡意就是明知讓與人無讓與權利;重大過失就是欠缺一般人應有的注意,沒有發現讓與人無讓與權。對于受讓人善意的判斷,應以受讓人取得票據時的情況為判斷標準;且其注意義務也僅限于其直接前手。受讓人就其善意與否,不負舉證責任。
善意的認定,在民法理論上有“積極觀念說”和“消極觀念說”兩種學說。積極觀念說主張受讓人必須具有將讓與人視為有權利人的認識。消極觀念說則主張善意是指行為人在從事民事行為時,不知道或無法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其行為缺乏法律依據,而認為其行為合法或其行為的相對人有合法權利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大多數學者在善意取得的場合傾向于消極觀念說,認為積極觀念說從正面對行為人的主觀狀態提出要求,不僅加重了行為人的注意義務,而且由于難為外人知曉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對于消極觀念的證明,受讓人只需證明自己為非惡意而無須證明自己的善意,或原權利人、債務人不能證明受讓人為惡意即可視為善意。
確定受讓人是否為善意,還應考慮當事人從事交易時的客觀情況。如有學者認為“關于善意之證明方法,今日一般被承認者,有下列事實:〔1〕以不當之低廉價格買受其物。(2)讓與人屬可疑身份之人。⑻接受行為,產生于近親屬之間。(4)善意取得人通常對由誰受讓及在如何情形下取得其物,應有記憶,如經原告之要求,被告拒絕為此作陳述時,則被告之取得,應推定為惡意”。筆者認為,上述事實對于票據善意取得也有一定的借鑒。除此之外,票據交易的慣例,亦可作為認定善意的標準。
根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受讓人必須依背書方式取得票據,并且能夠以背書連續證明自己為合法持票人,受讓人必須是善意,才能適用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2020-12-02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