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詞]不當得利獲得利益受到損失無法律依據
一、不當得利概論
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不當得利既可以基于一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而發生,如基于合同而占有另一方當事人的財產,合同被宣告無效或撤銷后,依據合同而取得的財產權便成為不當得利;也可以基于自然事實而發生,如鄰居家池塘的魚跳入己家池塘,也構成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本質上是一種事件,不以得利人有行為能力或識別能力為前提。不當得利是債的發生根據之一,不當得利成立后即在受益人與受損人之間產生不當得利之債,受益人應向受損人償還其無合法根據而獲得的利益。
不當得利源自羅馬法。《十二表法》第7條規定,果實落在鄰人的土地上,果樹的所有人有權將其取回。后來,大法官創立了“請求返還之訴”,來保護丟失東西而要求取回丟失物的權利人的利益,后世法學著作概括羅馬法這一精神,稱其為不當得利。雖以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發生原因為羅馬法所設,但羅馬法依不當得利的發生原因承認個別的訴權,尚無統一的不當得利請求權制度。
自羅馬法以來,大陸法系國家民法、民法學說和判例均承認不當得利制度。在法國,由于其不承認物權行為及物權行為的無因性,不當得利法不甚發達,它關于不當得利的規定沿襲羅馬法,未設不當得利的一般性規定,僅就非債清償在其民法第1376條有所規定,并將非債清償與無因管理一起納入準契約的范疇。在法國最高院判例中,雖肯定了不當得利請求權的存在,但又創設了不當得利請求權輔助性理論對其加以限制,通過擴大無因管理的范圍來填補本應由不當得利法規范的一些內容。在德國,采用類型說,德國民法第812條設不當得利的一般原則及若干特別類型;其他大陸法系的國家,像瑞典、日本、蒙古及我國臺灣地區等都將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獨立發生根據,創設了不當得利制度的一般性規定,但在對不當得利制度的一般性規定中,并未區分給付型不當得利和非給付型不當得利。英、美法系的不當得利法,在債法中沒有像契約、侵權行為一樣設立獨立的不當得利學說領域,而是將其歸入返還法中,分散于信托和準契約等制度。
不當得利制度在我國有較早的社會根源。古語有云,“君子好財,取之有道”。所謂道者,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蒙昧社會也就是所謂公序良俗,如違反這些社會規范而取得財產權益就是不當得利。可以說,這是我國2000多年以前不當得利制度思想的雛形表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法律對社會調整作用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增大,對于沒有法律和合同依據所取得的財產利益,我國法律對此明確持否定態度,通過立法將其確定是不當得利,并規定其無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得利返還受損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1條規定:“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孽息。利用不當得利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這是我國不當得利成為一項獨立債法制度的明確規定。不當得利制度的確立,是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漸趨完善的體現,對于較完整地體現并維護公平原則,降低交易風險和保證交易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時用人單位收取抵押金、扣押有效證件合法嗎?
2021-02-23轉業軍人需要更換結婚證嗎
2021-01-06定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02店鋪轉讓交易沒有達成但是被別人收了款怎么辦
2020-11-24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