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進行合并監管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行實行合并進行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
第四十八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2家及2家以上分行的外國銀行,應當授權其中1家分行對其他分行實施統一管理。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行實行合并監管。
公司合并后對員工的保護
1、現金支付形式
現金支付形式就是要求企業以現金支付給員工作為解除長期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對于現金流充裕的企業來講,這種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一次性解決,沒有為改制后的企業留下什么后遺癥,但是這種方式將極大的侵占企業的資金流,降低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使得企業很容易陷入危機之中。
2、股權支付形式
股權支付形式就是直接將企業的凈資產以經濟補償金的方式落實到每個員工上,企業改制后,形成員工對于改制后企業占有的股權。雖然這種方式在相關文件政策上是允許的,但是在操作中卻有兩個明顯障礙,首先是由于《公司法》對于公司股東人數的限制,使得員工持股的人數受到限制,同時由于員工持股會等持股載體的組建已經很難再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那么員工以何種身份、方式持股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員工集體持股方式在大多數地方已經行不通,地方政府更多的希望由原來企業的經營層絕對控股改制后企業,不支持所有員工共同持股。因此,從以上兩點看,以股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也不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3、債權支付形式
如果改制企業的支付能力比較差,為了緩解支付改制成本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壓力,可以將員工的經濟補償金轉為改制企業的負債,同時減少相應的企業凈資產。企業改制后,員工持有改制后企業的債權,并根據相應的規定和條件獲得清償。改制企業以債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一定要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的批準,以避免改制后違反《會計法》和《稅法》的風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行實行合并進行監管。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如何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的
2021-02-28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什么是老賴
2021-01-09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