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進行合并監管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行實行合并進行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
第四十八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2家及2家以上分行的外國銀行,應當授權其中1家分行對其他分行實施統一管理。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行實行合并監管。
公司合并后對員工的保護
1、現金支付形式
現金支付形式就是要求企業以現金支付給員工作為解除長期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對于現金流充裕的企業來講,這種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一次性解決,沒有為改制后的企業留下什么后遺癥,但是這種方式將極大的侵占企業的資金流,降低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使得企業很容易陷入危機之中。
2、股權支付形式
股權支付形式就是直接將企業的凈資產以經濟補償金的方式落實到每個員工上,企業改制后,形成員工對于改制后企業占有的股權。雖然這種方式在相關文件政策上是允許的,但是在操作中卻有兩個明顯障礙,首先是由于《公司法》對于公司股東人數的限制,使得員工持股的人數受到限制,同時由于員工持股會等持股載體的組建已經很難再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那么員工以何種身份、方式持股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員工集體持股方式在大多數地方已經行不通,地方政府更多的希望由原來企業的經營層絕對控股改制后企業,不支持所有員工共同持股。因此,從以上兩點看,以股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也不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3、債權支付形式
如果改制企業的支付能力比較差,為了緩解支付改制成本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壓力,可以將員工的經濟補償金轉為改制企業的負債,同時減少相應的企業凈資產。企業改制后,員工持有改制后企業的債權,并根據相應的規定和條件獲得清償。改制企業以債權形式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一定要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的批準,以避免改制后違反《會計法》和《稅法》的風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行實行合并進行監管。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拆遷房產證改名所需的資料
2021-03-04拆遷如何維權才有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