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選擇逃避債務的法律原因有哪些
公司逃避債務的法律原因有如下幾點:
1、我國法律對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剛性規定造成了人們對法人人格絕對化的理解。
我國《民法通則》第36條第1款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司法》第3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業法人。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如此剛性的規定造成了人們對法人人格絕對化的理解,認為法人的債務只能以法人自身的財產對外承擔責任,股東只承擔有限責任,即股東只在出資的份額內承擔責任。股東如果對法人履行了出資義務,沒有虛假出資或者抽逃注冊資金行為,便不再對法人的債務承擔任何責任。于是,經濟生活中就出現了大量的空殼法人,有的法人在成立后,注冊資金便被“巧妙”地轉移走,如以高額工資、獎金、借支或者其他方式將注冊資金提走,使法人沒有自主財產進行負債經營。而當這些“空殼”法人因負債被訴諸法院時,債權人往往面臨著一個雖然打贏了官司,卻由于債務人無財產可供執行而導致其合法權利得不到實現的局面。
2、現行法律對濫用法人人格行為缺乏制裁手段,使得對于利用法人獨立人格規避債務的相關責任人強制執行十分困難。
我國《公司法》對股東濫用公司法人格,在經濟交往中的種種欺詐行為制裁不力,對賴賬逃債者抽逃出資、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表等不法行為缺乏有效的責任追究機制。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公司法人獨立人格及有限責任的特性,把設立公司作為逃避法律,有錢不還債的工具。雖然法律規定了抽逃注冊資金或者虛假出資的刑事責任,但由于我國法律規定的抽逃注冊資金或者虛假注冊的行為方式不具體而操作性不強。再者,這種責任的查證十分困難,債權人對欠債法人的財物變動情況無從查證,加之地方保護主義因素,這種刑事案件鮮有可見。這些現象使得公司的獨立人格異變為逃避法律監督的工具,造成難以追究惡意逃避債務的直接責任人,從而使得大量債務案件無法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解除留置條件是什么
2021-01-16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