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監督規則方面的法律規定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宗旨和修法精神,切實保障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申訴權,依法規范賠償監督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今天頒布了《關于國家賠償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據了解,《規定》進一步確定了對檢察機關提出意見的處理方式,更加重視檢察機關對生效賠償決定的法律監督作用。
《規定》共27條,其中明確了賠償監督程序的適用范圍,即規定僅適用于對刑事賠償和非刑事司法賠償案件的監督,行政賠償案件的監督依照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執行。賠償監督有三種形式,包括賠償請求人或者賠償義務機關申訴、人民法院內部監督、人民檢察院監督。
最高法賠償辦負責人表示,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其對賠償委員會生效決定提出意見必然引起重新審理程序的發生。這種監督既可以通過檢察機關主動對賠償委員會生效決定發現錯誤提出,也可以通過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訴實現。對此,《規定》強調,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生效決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生效決定,向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重新審查意見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決定直接審理,并將決定書送達提出意見的人民檢察院。
《規定》還要求,賠償委員會重新審理案件,采取書面審理的方式,必要時可以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情況、收集證據,聽取申訴人、被申訴人或者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的陳述和申辯。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決定、原決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或者賠償委員會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組織申訴人、被申訴人或者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公開質證。對于人民檢察院提出意見的案件,賠償委員會組織質證時應當通知提出意見的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
二、同家賠償的條件
申請國家賠償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賠償請求人應當是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受到損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及其他有撫養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受到損害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
(2)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是因自身或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政府機關及其職能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個以上機關共同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兩個以上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承擔賠償責任。
(3)有具體的賠償請求和受害的事實根據。
(4)被侵權事項已經依法確認(即已經侵權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確定該行為違法,或已被撤銷)。
(5)已經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或已經過復議程序。
(6)屬于法定的國家賠償范圍和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轄。
(7)符合法律規定的期限。
賠償請求人應當遞交賠償申請書一式四份,賠償申請書應當寫明受害人的基本情況、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申請的時間。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口頭提出申請的,應當記入筆錄,并填寫《口頭申請賠償登記表》一式四份,由賠償請求人簽名、蓋章。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國對國家賠償進行監督的法律法規是關于國家賠償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而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轉租合同有效嗎
2020-11-24工作時間摔了一跤算工傷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