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的不起訴可分為三種情形:
1、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起訴,稱為“絕對不起訴”(或“法定不起訴”);
2、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不起訴,稱為“相對不起訴”(或“酌定不起訴”);
3、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不起訴,稱為“存疑不起訴”(或“疑案不起訴”)。
根據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不受侵犯。”據此,人身自由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固有、基本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對其加以非法剝奪和侵害。但國家在行使司法權力時,難免會使少數無辜公民的權利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應承擔責任給予賠償,從憲法角度上講,這種賠償實際是一種恢復和彌補。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的司法原則。根據這些原則,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最終法律評價只有兩種:有罪與無罪。如果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根據刑訴法的規定,只能推定其無罪,這種情況下司法機關對其所作的撤銷案件、存疑不起訴或宣告無罪,實際上就是對“沒有犯罪事實”的法律確認。另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四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應視為對案件作出了無罪的決定。檢察機關在批捕時即便有部分可以證明有罪的證據,但如果在起訴時僅憑這些證據仍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并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在法律上不能認定有罪,應按無罪處理。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采取了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就是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應當給予賠償。
第八十六條附帶民事訴訟中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人包括:
(一)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監護人;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
(五)其他對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單位和個人。
第八十七條附帶民事訴訟的成年被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其親屬自愿代為承擔,應當準許。
對于你提出的“存疑不訴國家賠償的情形是什么”問題,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起訴,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不起訴,這些都是不起訴的情形,所以說國家賠償的話是不容易的。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工地自用儲存柴油公安部門如何處罰
2021-01-03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0征地拆遷維權律師何時介入才最有利呢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