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國家賠償也是獨立于民事賠償的自成體系的法律制度,它和民事賠償有很大區別,具體表現在:1.兩者的賠償主體不同。國家賠償的主體是國家,即國家是賠償責任的承擔者,但具體的賠償義務由法定賠償義務機關履行,民事賠償的主體是民事主體,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是一致的。2.兩種賠償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發生在國家權力的動作過程中,由國家侵權行為引起;而民事賠償則由發事侵權行為引起,發生在民事活動中,與公共權力的動作無關。3.兩種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違法原則,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即國家賠償以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行為違法為前提。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原則,即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前提。此外,在民事賠償中還確立了無過錯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作為過錯原則的補充。4.兩種賠償的程序不同。國家賠償的程序較為復雜,分為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和程序,它和民事賠償程序相比,有二點顯著區別: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附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的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民事賠償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需經過任何前置程序。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系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被告即國家機關要證明引起損害的行為合法或從未實施該行為等有得于自己的證據;而民事賠償訴訟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5.兩者的賠償范圍不同。國家賠償主要限于物質損害的賠償,精神損害原則上不予賠償;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以直接損失為限,不包括間接損失。而民事賠償既包括對物損害的賠償,也包括對精神損害的賠償,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不以直接損失為限,也包括間接損失。6.兩者的賠償方式不同。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賠償方式;而民事賠償既可以采取金錢賠償方式,也可以采取恢復原狀等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上市公司有哪些特點
2020-12-18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什么叫現房
2021-01-06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